身高縮3CM、毛巾擰不幹 長輩「4大徵兆」骨鬆肌少症上身

▲身高縮3CM、毛巾擰不幹,長輩「4大徵兆骨鬆肌少症上身。(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臺灣骨鬆肌少症防治學會調查發現,臺灣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和膝關節炎的嚴重程度皆高於亞洲其他國家,50歲以上民衆每3人中即有2人爲骨折風險,確診罹患肌少症與膝關節炎的比例,也突破45%及60%,其中又以中南部長者最嚴重。醫師提醒,若發現家中老人出現縮水、蒟蒻臂等4大徵兆,應儘早帶往醫院治療。

臺灣骨鬆肌少症防治學會今年與臺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聯合舉辦60場「強保老」社區檢測活動,吸引超過3500人蔘與,透過骨密度檢測、肌肉質量檢查、關節炎篩檢及肌肉衰弱評估等4大項目,爲國人肌肉骨骼健康把關。

▲臺灣骨鬆肌少症的罹患率高出其他亞洲國家8倍。(圖/臺灣骨鬆肌少症防治學會提供)

基隆長庚婦產科教授陳芳萍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跟肌少症爲老化常見的疾病,肌肉含量肌力不足會影響老年人行動能力,且肌力不足恐加重退化性膝關節炎,時常讓高齡者發生站不起、走不穩;若骨鬆問題嚴重,更是雪上加霜,輕者骨折重則癱瘓,成爲失能一員,造成家庭嚴重負擔。

陳芳萍提到,檢測中發現,臺灣50歲以上民衆檢測出骨鬆者骨折風險高達 65.3%,65歲以上更達81%;而50歲以上的肌少症比例爲45%,高出亞洲其他國家8倍。

她提醒,家人應多留意老年人的日常行爲,若出現身高倒縮3公分以上的「老縮水」、10秒內步行少於8公尺的「牛步化」、溼毛巾擰不幹的「蒟蒻臂」與深蹲起不來、容易軟腳的「腳骨軟」,就應儘早就醫檢查。

▲毛巾操暖身運動。(圖/臺灣骨鬆肌少症防治學會提供)

爲了預防老人家一跌不起,臺灣骨鬆肌少症防治學會設計出「123毛巾操」,透過1條毛巾,每週運動2次,持續3個月,就能有效「跌停」,減緩失能的發生。一位參與計劃的55歲張太太表示,隨着年紀越大,她每每拿鍋炒菜就覺得吃力,但跟着做了3個月後,不僅身體輕鬆許多,煮完菜肩頸也不會卡卡的。

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榮福表示,該項運動是利用手持毛巾拉扯與自身肌肉的阻抗力量,增加力度,使伸展運動的鍛鍊效果更加發揮。這套低強度安全性高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加全身關節的活動,也可以加強肌力與耐力,減緩骨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