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新日鐵分手寶鋼 中日政經雙冷

旺報社評

新日本製鐵(新日鐵)決定結束與中國寶山鋼鐵(寶鋼)的合資業務,日本在中國的鋼材產能將削減7成,成爲中日經濟合作的重要轉捩點。新日鐵與寶鋼情牽半世紀,是鄧小平1978年訪日所敲定的合作項目,爲日本支持中國改革開放的指標性投資,兼具尖端技術援助與奠基中日友好雙重功能。

師徒合作走向競爭對手

鄧小平「能不能幫中國建設一樣的鋼鐵廠」一句話,促成新日鐵以最先進的設備與技術,打造寶鋼成爲中國第一個現代鋼鐵廠,鄧小平將此一合作稱爲師生關係。寶鋼1985年投產,年產300萬噸,爲中國經濟成長提供重要動能,支持中國的重工業發展。2023年「寶鋼集團」粗鋼產量高達1.3億餘噸,超車新日鐵,位居世界第一。

新日鐵2004年成立寶鋼新日鐵汽車板公司(BNA),帶領豐田、日產及本田等日系車廠進入中國設廠,BNA是中國日系車鋼板的主要供應商,將先進的鋼板技術與製程引進中國。但隨着中國鋼材技術的成熟及中國電動車(EV)製造的崛起,中國在EV等新能源汽車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中國車市2024年5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39.5%,日系車在中國市場的優勢不復存在,BNA的主要客戶大幅萎縮。

新日鐵與寶鋼分手的最後一根稻草,是EV馬達的「非定向電磁鋼板」專利侵權訴訟,代表中國鋼鐵業技術力提升,使雙方關係從師徒合作走向競爭對手,凸顯中日所處的國際政經位置出現巨大轉變,其間亦夾雜中美貿易戰的因素。新日鐵與寶鋼的合作關係成爲併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政治阻力。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布朗4月致函拜登總統,要求仔細審視此項併購案,並敦促調查新日鐵與中國政府的關係。美國懷疑新日鐵背後有中國的影子,迫使新日鐵向美國遞「投名狀」,聲明將實現美國產業的強韌化,對抗中國的威脅,以爭取美國政界支持併購美鋼案。

新日鐵在中美競爭下站隊美國,捲入地緣政治,對企業治理未必有利,但此並非在陸日商中的個案。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2023年的調查,在中國考慮擴展業務或新開展業務的日商佔比降至33.9%,爲過去10年的最低水準。當前地緣政治中的反全球化趨勢使在陸日商卻步,將資金撒回日本或轉往第三國。

脫鉤中國不如戰略互惠

美國對新日鐵併購美鋼態度保留,但新日鐵轉向美國及印度決心不變,以因應中美分裂下的市場佈局,此能否見容於「川普主義」,尚無定論,也只能且戰且走,在中美夾縫中擺盪不定,牽動中日關係的跌宕起伏。

改革開放之初,新日鐵與寶鋼的合作除市場考量外,更着眼於中國的穩定有助於日本週邊地區的穩定,日本須爲此做出貢獻,此符合日本的戰略利益。中日鋼鐵產業的師徒關係雖已不復存在,但不代表「脫鉤中國」是日本正確的戰略選擇。中共20大三中全會揭櫫的「深化改革」將爲中日更高層次合作開闢空間,雙方須增進政治互信,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攜手維護多邊主義下的自由貿易。

大陸外長王毅在中日外長會談中指出,當前中日關係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應推動中日關係克服困難。北京駐日大使吳江浩則呼籲日本企業對中投資,強調在陸日商與其他國家的外資企業相較收益比仍高,中國依然是投資的樂園。

日本在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光學儀器及測量設備、工業機器人等領域仍擁有不少優質企業,可助力中國深化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並使日本企業獲利。中日是鄰邦,產業方面可以優勢互補形成聚落,建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研發新的領域。

新日鐵分手寶鋼是中日「政經雙冷」的警訊,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後,中日關係前所未見的質變。中日對話不應流於形式,要找出解決問題的路徑,要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建構新型的經濟合作架構,中日關係才堪稱「戰略的互惠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