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喜迎新年號 令和打破傳統

日本明仁天皇(左)和皇后美智子參加慶祝明仁天皇在位30年儀式。(新華社資料照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公佈新年號爲「令和」。(新華社)

4月1日,東京市民展示當日報紙頭版,公佈日本新年號爲「令和」。 (新華社)

日皇明仁將於4月30日退位,皇太子德仁5月1日即位,日本政府4月1日公佈了新年號爲「令和」,其典故出自日本現存最古的歌集《萬葉集》,打破歷來年號幾乎都出自中國古籍慣例,如「昭和」取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的由來「內平外成」、「地平天成」出自《史記》與《尚書》。

衆所矚目的日本新年號已公佈,「令和」二字典故爲《萬葉集·卷五·梅花歌卅二首·並序》漢詩文句「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梅披鏡前之粉、蘭薰珮後之香」。字面意思有美好而和平的意思,這是日本能確認出處的年號中,首例從日本古典中選取的年號。

5月1日正式啓用

日本當地時間4月1日上午11點40分左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公佈新年號爲「令和」。現在的「平成」年號將於4月30日隨着日皇明仁的退位停用。5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年號。

過去,日本年號中能確認出處的都取自中國古典,如「明治」取自《易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大正」取自《易經》「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昭和」取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平成」分別出自《史記·五帝本紀》的「內平外成」和《尚書》的「地平天成」。

日古籍也由漢文寫作

陸媒報導,日本年號除了源於中國古代典籍,甚至直接照搬中國年號。特別是在唐代,日本積極向唐朝學習,如唐太宗的年號是「貞觀」,日皇清和也把年號定爲「貞觀」;唐德宗的年號是「貞元」,日皇圓融也把年號定爲「貞元」。

學者統計,日本年號大約出自於106部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中,出自典籍最多的是《尚書》,達37次;其次是《周易》,達27次;再次是《詩經》,達15次。此外如《禮記》、《孝經》、《周禮》等典籍也都產生過日皇的年號。

此次新年號「令和」,是日本有出處的年號中,首例從日本古典中選取的年號。不過日本古代典籍源頭往往仍是出自中國。陸媒報導,日本古代典籍專家表示,「日本古代典籍中也有許多由漢文(古漢語)寫成的作品,究其根源都來自中國古代典籍。越是有格調語言這樣的傾向越強。」

小靈通 萬葉集

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相當於中國的《詩經》。所收詩歌來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的長短和歌,收錄4500多首長歌、短歌,共計二十卷,按內容分爲雜歌相聞、輓歌等。一般認爲《萬葉集》經多年、多人編選傳承,其後由大伴家持(717-785)完成,最後又經數人校正審定才成今傳版本。2019年4月1日,日本公佈5月1日將即位之德仁親王的新年號爲「令和」,典故出自《萬葉集》。(王曉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