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險經代渠道“報行合一”加速落地:渠道佣金出現下滑趨勢,精細化服務是大方向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許爽 廣州報道

近年來,隨着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大部分人身險公司實際費用成本超過了產品定價時設定的附加費用率,行業費差損風險不斷累積。

爲防止費用惡性競爭,推動行業算賬經營,去年8月,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向多家人身險公司下發《關於規範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率先對銀行保險渠道佣金進行約束,要求各公司通過銀行代理銷售的產品,在產品備案時,應在產品精算報告中明確說明費用假設、費用結構,並列示佣金上限,即要求銀保渠道佣金費用“報行合一”。

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報行合一”工作在銀保渠道的率先落實後,保險公司銀保業務在運行平穩的同時,銀保渠道的佣金費率初步估算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約30%。

隨着銀保渠道“報行合一”落地取得積極成效,全面推進個人代理、經紀代理渠道“報行合一”在即。今年2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的《關於2023年度人身保險產品情況的通報》指出,部分人身險公司報送的經代渠道終身壽險產品設計的銷售費用率爲預定附加費用率的兩倍左右,並要求其針對通報問題進行全面自查整改。

事實上,爲滿足監管要求,近期保險機構已密集對經代渠道產品進行下架調整,經代渠道全面實行“報行合一”已蓄勢待發。

明亞保險經紀總裁楊臣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儘管“報行合一”真正的影響還沒有顯現,但對行業已經帶來了實質性的影響。隨着這兩個月所有產品的變更結束,在完成相同的保費規模下,公司和業務員獲得的收入可能都會大幅下降。

“這是一段需要熬過去的時間,未來兩年保險中介行業增速可能難以維持。”楊臣坦言,“報行合一”對中介機構自身的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團隊產能需要達到維持自身經營發展的水平;另一方面,業務團隊也要持續向客戶提供專業高質量的服務。在經營上更加精細化,根據不同客羣特徵進行更細緻的開發。

泛華保險銷售服務集團總裁寇超公開表示,“報行合一”定是長期利好行業,但短期會給行業經營帶來陣痛,所有變化都會帶來內部重構,包括財務模式、代理人需具備的能力模式及生態鏈擴張的模式,也包括跟保險公司未來合約、前後比例的模式。

“從行業良性發展的角度來看,保險精算存在‘不可能三角’,第一個角是保險機構的內涵價值、利潤,第二個角是產品性價比,第三個角是銷售渠道費用。”明亞保險經紀副總裁王鵬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從目前來看,保險公司長期資產端壓力較大,降低預定利率、降低費用率都是方法,但區別在於是客戶“買單”還是銷售渠道承擔。

“如果一直依靠利差‘補貼’高費率,那麼預定利率就會一降再降,最終可能導致產品在金融市場上缺乏性價比,這對行業的傷害也許更大。”王鵬認爲,只要市場還在,消費者對保險的認可、購買意願還在,專業保險中介的價值依然存在。

愛心人壽總經理潘華剛則認爲,“報行合一”對保險機構的影響主要有三點:一是減少費差損,增強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改善邊際償付能力;二是規範銷售隊伍行爲,杜絕黑箱費用;三是避免中小壽險沿着理財產品進行內卷,強化保障性產品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