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創新是浦東靚麗的底色
駐足陸家嘴環形天橋,迎面看到投入使用多年的東方明珠電視塔依舊奪目,轉身看向陸家嘴“三件套”,時代氣息濃郁,尤其是2016年投入使用的上海中心大廈,其舞動優雅的姿態更是令人陶醉。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30年來,早已高樓林立的陸家嘴仍發生着巨大變化。是什麼讓老上海始終迸發出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是創新。30歲的浦東因創新而生,憑創新而興,引創新潮流,創新是浦東最靚麗的底色。
創新是保持領先的重要動力。從1992年國務院批覆設立浦東新區,到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黨中央高瞻遠矚,科學探索,在發展思路、行政規劃、政策制定方面創新突破;浦東把握時機,用足政策,敢闖敢試,在產業發展、城市規劃、社會管理等方面大膽嘗試。實事求是、永不停歇,浦東走出擁有自身特色的康莊大道,贏得了創新帶來的搶先機遇,勇立時代潮頭,並創造了可複製的先進經驗。愛拼纔會贏,不斷創新才能與時俱進,浦東就是鮮活的案例。
創新並非一蹴而就,也絕非一勞永逸。隨着創新的推進,一切都在隨之發生變化,唯有隨時調整不斷突破,才能讓創新活力不斷涌流。創新需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爲何10年、20年、30年過去了,浦東的活力沒有減弱反而越發強勁,這得益於浦東不斷地打破制約發展的條條框框、罈罈罐罐。服務做加法、流程做減法,正是打破了傳統政策和常規流程的侷限,上海繼續創造出時代奇蹟。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不到兩年就實現整車出口;山姆中國會員旗艦店從簽約到開工僅用了76天;融合了餐飲、超市和網絡訂餐的盒馬在浦東獲得“準生證”……這些效率足見上海不僅沒有成功者的自傲,反而凸顯出更強的活力。
創新是系統全面的科學佈局。唯有各領域的高效協同、同步創新,區域發展才能走得長遠。高大上或許是浦東給人最直觀的感受,然而如果沒有現代的管理水平,城市就難以有序運轉、乾淨整潔,就無法給予人們便捷舒適的環境。事實上,除了產業、科技、外貿發力外,浦東一直在探索治理現代化之路。分佈全區的近4萬個物聯感知設備,將垃圾分類、機場客流、河道污染等各類數據源源不斷回傳“城市大腦”。城市管理難點在哪,百姓關注點在哪,城市大腦的探索就到哪,而這恰恰成爲浦東經濟社會發展的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