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3波匯改 總體經濟向前走

民衆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前經過。(中新社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被公認經歷三次重大的跨越式改革,最受矚目的當屬1994年和2005年兩次匯改。(中新社資料照片

廈門街頭美元廣告前拍攝的人民幣。(中新社)

人民幣三波匯簡史

匯率,除了是國家間貨幣價值的體現之外,更是國際經濟競爭焦點,甚至是各國國力展示的場域。只是隨着大陸經濟開放程度不斷擴大市場改革的逐步深入,早期的匯率制度已經不能適應開放的需要。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下稱匯改)遂成了大陸匯率市場化過程中,必須攻克的一道關卡,也是大陸總體經濟深化改革中最具關鍵性課題

從歷史的演進來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被公認經歷了三次重大的跨越式改革,而最被舉世矚目的當屬1994年和2005年的兩次匯改。

人民幣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始自1994年,這一年之所以重要,在於大陸的外匯市場從「雙軌制」(官方匯率與民間匯率並存)改爲單軌制(由官方管理的、單一的浮動匯率)。

這次改革的起因主要是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外匯是稀缺資源,當時大陸政府爲了鼓勵出口,特許民間出口企業擁有一定比例的外匯(外幣),同時以高於「官價」的市場匯率進行交易結算。不過,如此一來,人民幣匯率被高估的問題就越來越嚴重,這個問題若不解決,對於大陸發展出口型經濟有莫大的傷害。

在此背景下,1993年12月25日,大陸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改革外匯管理體制,其核心實際是「匯率並軌」,建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

1994年 人行實現匯率並軌

到了1994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取消過去長期實行的匯率雙軌制,實現匯率並軌,開始公佈人民幣兌美元等貨幣的參考匯率,並將人民幣兌美元的日內波動幅度限制正負0.3%以內。這次匯改建立了全大陸統一規範銀行間外匯市場,取得了超乎預期的成功。

第二波匯改則是肇因2005年人民幣大貶之後出現強大的升值壓力。當時美國聯準會爲持續降息,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元指數也一路回落至2005年的81左右,4年時間降幅33%。

在此期間,儘管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8.27,但人民幣的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回貶17.5%和19.5%,基本回到1994年匯改時的水平。這時候,人民幣的貶值預期逐步消退,升值預期開始上升,來自日本和美國等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和重估聲音越來越強。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公佈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案:改變人民幣盯住美元制度,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個後來被稱爲「7‧21匯改」的事件,人行在事實上等於放棄了1998年以來盯住美元的做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行一次性重估,人民幣也自此進入漸進升值的軌道

事實上,這次匯改的意義相當重大,不僅使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貼近「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匯改後的新制更爲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找到了重要支撐,提升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提供了重要工具

2015年 中間價形成機制

第三次改革則是著名的2015年「8‧11」匯改,2015年8月11日,人行宣佈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這一調整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當期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此後的1年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了8.3%,終結了此前10年人民幣兌美元累計33%的升值。

分析指出,這次的匯改優化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機制,加之2013年之後,人行宣佈逐步退出外匯市場日常干預。外界普遍認爲,這次匯改是人民幣向着自由浮動匯率轉變的一次關鍵性的嘗試;也正是這樣的改革,使得人民幣於2015年11月底被批准成爲IMF特別提款權(SDR)第三大權重的籃子貨幣,並於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