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喬進雙梅:脫貧不是終點 要讓非遺更好的助力鄉村振興

光明網訊 (記者 楊亞楠 趙豔豔)“我身上這件現代彝繡,在傳統紋樣植入時尚設計,以黑、紅、黃爲主色調,用黑色打底,秀的是紅色,包邊用的是黃色。小小的三色文化,代表着吉祥如意。”全國人大代表喬進雙梅一邊展示着自己身上的彝繡作品,一邊向周圍的人介紹着它的設計理念。

2月26日,喬進雙梅獲得了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榮譽;前一天,她剛剛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通過這兩項沉甸甸的榮譽,我們看到了屬於喬進雙梅的兩個關鍵詞:非遺傳承,脫貧攻堅。

非遺傳承:用更多的熱情去傳承民族文化

從五六歲的時候開始跟着媽媽學習彝族刺繡,到後來去專業的學校學習彝繡,家庭困難並沒有讓喬進雙梅停下腳步。多年來,喬進雙梅一直走在彝族刺繡學習實踐的路上。

與中國“四大名繡蘇繡粵繡湘繡蜀繡相比,彝繡以紅、黃、黑爲三大原色,具有技法粗獷、色彩濃烈、集中反映彝族人圖騰崇拜民俗風情等特點。

“我做彝繡的首要目的是把我們優秀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作爲四川省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彝族手工刺繡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喬進雙梅不僅僅是自己把彝繡做好,還帶動了當地婦女參與到學習這項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活動中。“要把家鄉婦女全都帶動起來,讓他們靠自己的雙手來掙錢養活自己。” 在喬進雙梅看來,學習彝繡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傳承,更是實現當地脫貧的重要“法寶”。

作爲彝族人的服飾和家庭日常用品,彝繡走過了上千年的歷史,是彝族婦女從小就會的手藝。但是,要把繡娘們繡好的彝繡順利賣出去還有很多障礙,產品粗糙就是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當地婦聯的組織下,喬進雙梅和繡娘們去到蘇州學習蘇繡、貴州學習湘繡等等,在打開了視野的同時,能夠進一步細緻自己的彝繡產品。就這樣,彝繡慢慢的形成了完整的產品體系,開始走出大山,成爲當地脫貧致富的“秘密武器”。

脫貧攻堅:先思想脫貧,然後才能真正實現經濟脫貧

“脫貧,要靠政府,但絕不能依賴政府。”喬進雙梅告訴記者。在她看來,“等靠要”的思想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是絕對不行的。一個人,如果一直想着依靠政府資助,那他肯定一輩子都沒法脫貧。“雖然政府提供了幫助,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只有先在思想上脫貧,才能在經濟上脫貧。”

2015年11月,喬進雙梅與四位村民一起,在民主鄉瑪瑙村苗寨成立了馬邊首個刺繡專業合作社——馬邊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後,負責尋找需要刺繡加工廠商企業,包攬加工業務,免費爲繡娘提供剌繡原材料,回收成品代爲銷售等。馬邊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成功帶動當地168位繡娘靈活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8000元。

喬進雙梅介紹,通過創辦刺繡培訓班,目前大涼山小涼山兩個地區加起來共培訓人數超過八九千人。在實現靈活居家就業的同時,部分繡娘收入高達三、四萬元,“可以說,通過彝族刺繡,她們貧困、落後的情況得到了改善”。

展望未來:希望彝繡可以助力鄉村振興

“伴隨着直播帶貨的興起,我們當地的繡娘們開始採用直播帶貨的方式銷售我們的刺繡產品,部分繡娘更是開了自己的工作室,當上了網紅。”說到這裡,喬進雙梅的笑得更欣慰。當然,笑聲裡更多的是驕傲,對自己和繡孃的驕傲。

爲了更好的發展彝繡,喬進雙梅積極組織活動,努力把彝繡帶到校園,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認識這項傳統工藝,能夠主動的去傳承這項工藝。直播帶貨也好,非遺進校園也好,這所有積極的現象都顯示了脫貧之後新農村的新景象。站在歷史交匯口,我國已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三農”工作轉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新階段。

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脫貧不是終點,如何在脫貧之後更好的致富纔是關鍵。

關於未來的規劃,喬進雙梅是這麼說的,“我希望我們彝繡可以在改進設計、改進色彩搭配的基礎上,更多的產出工藝品,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