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六首巴爾托克絃樂四重奏 臺灣首演

迪歐提瑪四重奏─巴爾托克與舒伯特異想世界 。(圖/鵬博藝術提供)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這是一場真正的音樂革命,他們爲絃樂四重奏的領域打開了一片無窮的新天地」,2018年獲法國文化部頒發「歐洲文化遺產獎」的迪歐提瑪四重奏,5月28日起一連三個晚上,將在國家兩廳演奏廳帶來六首巴爾托克絃樂四重奏全集,這也是該套曲目臺灣首演

迪歐提瑪四重奏的第一小提琴趙雲鵬解釋這套作品的重要之處:「巴爾托克的六首絃樂四重奏,是所有頂尖絃樂四重奏團都想征服與灌錄唱片經典作品,畢竟它有承先啓後重大意義。這六首作品是巴爾托克最沉重與深刻的自我剖析,有如孟克的那幅畫《吶喊》,我們很榮幸可以藉由絃樂四重奏進入他的世界。過去兩年來,我們已經在各種不同的音樂會中演奏過這些作品。而在巡迴演出的過程中,也感覺到是時候該灌錄這座四重奏作品中的『聖母峰』了。」

迪歐提瑪四重奏由四位巴黎音樂學院與里昂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組成,於1996年成立,是當今極具獨特色彩的新時代絃樂四重奏,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受矚目的絃樂四重奏團之一。他們緊密地與20世紀多名大師級作曲合作,包括佈列茲(佈列茲在逝世之前,曾經特別爲迪歐提瑪四重奏修改他的唯一一首四重奏作品)、拉赫曼,參與超過50首當代絃樂四重奏作品的世界首演。《留聲機雜誌》將迪歐提瑪四重奏列爲世界上五個必須瞭解的新一代室內樂團之一。

大提琴莫雷如此形容這些作品:「巴爾托克的這六首作品彷彿讓我們看見巴爾托克的一生,他是一個有強烈意志道德感的人,生活在兩次大戰之間肯定對他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從巴爾托克第一段失敗的戀情開始,到母親逝世,再到他離開家鄉前往美國,這些悲痛加上大環境的不順遂,讓這六首作品極爲立體。有意思的是,巴爾托克吸收了一切民謠與學院的作曲元素,卻同時彷彿與其他音樂家隔離一般地,自成一個極爲獨特的音樂世界。」

節目資訊

5月28日(二)19:30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5月29日(三)19:30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5月30日(四)19:30 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曲目:5月28日巴爾托克:第三號絃樂四重奏,作品85B.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3, Sz. 85舒伯特:A小調第13號絃樂四重奏《羅莎蒙德》,D 804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3 in a minor “Rosamunde”, D 804--中場休息--巴爾托克:第五號絃樂四重奏,作品102B.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5, Sz. 1025月29日巴爾托克:第二號絃樂四重奏,作品67B.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2, Sz. 67巴爾托克:第四號絃樂四重奏,作品91B.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4, Sz. 91--中場休息--舒伯特:D小調第14號絃樂四重奏《死與少女》,D. 810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4 in d minor “Death and the Maiden”, D. 8105月30日巴爾托克:A小調第一號絃樂四重奏,作品40B.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1 in a minor, Sz. 40巴爾托克:第六號絃樂四重奏,作品114B. Bartók: String Quartet No. 6, Sz. 114--中場休息--舒伯特:G大調第15號絃樂四重奏,D 887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5 in G Major, D 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