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說說古詩詞中的對比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三十八期(總第808期)

【按】此文發表在《作文通訊》雜誌2024年4月期上,是“讀古詩,學寫作”系列的最新一篇,現轉回我的公衆號,留下一個發表的印跡。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絕大多數人對這首詩都耳熟能詳。這是《憫農》二首組詩中的第二首,這組詩中的第一首,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今天也選到了小學階段的統編語文教材之中了。

《憫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一樣,給人帶來極強的情感衝擊力,令人過目不忘。“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一粒粟”和“萬顆子”在“春種”和“秋收”之間的巨大差異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更何況是“四海無閒田”呢?由此完全可以想見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五穀豐登,本應人人都可以溫飽甚至豐衣足食,但“農夫猶餓死”。這不禁讓人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一人間慘劇。這首詩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這一問題的答案,而是通過極爲鮮明的對比激發讀者主動去思考。

對比,是古詩詞中是特別常見的創作手法之一。詩人通過對特定的時間,空間的限定之下各種人事物的對比,給讀者留下極爲深刻的印象。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這兩句詩是對往昔的追憶,當年詩人杜甫和樂師李龜年是經常相見的朋友,杜甫在岐王宅裡和崔九堂前無數次聽過李龜年演奏的音樂。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兩句是對今日的描述。其中“落花時節”,既是對眼前所見之景的真實再現,又暗含了國家衰落,個人年華老去的意味。詩人通過今昔對比,開元時代的鼎盛與安史之亂之後的衰落,時代滄桑,社會變遷,人生鉅變,都融在這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之中了。

與此寫法相類似的還有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同是“聽雨”,但在少年、壯年、晚年的不同階段,處在歌樓、客舟、僧廬的不同空間之中,相應的感受也大不相同。詞人通過對比,將幾十年的大跨度的時間與空間,凝練在這首六七十字的小詞之中了。

以上杜甫的詩和蔣捷的詞,可以說是利用了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之下人事物的對比,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當然,也有一些詩詞,可能是空間不變,但時間在變,因此,人事物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崔護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極爲生動的故事。“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去年今日,詩人尋春在此門之中,不但看到了桃花,而且遇到了與桃花一樣美麗的佳人。然而,今年依舊是春日,依舊是此門中,卻“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佳人已經不在,但桃花依舊豔麗綻放,可謂是物是人非,景相同而人不同,這強烈的對比,令人生出無限的感慨。

歐陽修的這首詞,上闋描述了“去年元夜時”的情形,既有“花市燈如晝”,更有在這在繁華的花燈之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兩情依依,情話綿綿。下闋則與上闋構成強烈對比,“今年元夜時”,月還是那個月,燈也還是那個燈,但卻“不見去年人”,因此只能“淚溼春衫袖”,不再是兩情依依,情話綿綿,而是甜蜜與幸福不再,離別與相思之苦令人肝腸寸斷。

以上崔護的詩和歐陽修的詞,可以說是空間(也可以說是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因爲時間的變化,而引發的人事物的變化,通過這種對比,造成一種物是人非之感,給人的心理造成強烈的衝擊。

既然有時間在變,空間不變的對比,也就有與之相反的同一時間,但不同空間的對比。

“山寺鐘鳴晝已昏”,這一句說的是時間,隨着山寺鐘聲的響起,白晝已盡,黃昏來臨。“漁梁渡頭爭渡喧”,這一句是詩人所見,在漁梁渡口處人們爭着過河,喧鬧不已。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這裡的人,正是前面爭渡的那些人,他們要向江村去,而餘,也就是詩人則要“歸鹿門”。鹿門是一個什麼樣的所在呢?是“龐公棲隱處”,是東漢著名隱士龐德公的隱居之所。是“巖扉鬆徑長寂寥”,是山岩之內,柴扉半掩,鬆徑之下,自闢小徑,沒有塵世干擾的地方。“惟有幽人自來去”,這一句中的“幽人”,既是指龐德公,又是詩人自指。

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與世俗之人在行動以及心態上的對比,寫出了自己遠離塵俗,隱逸獨處的情懷。

同是北風,同是下雪。“城上健兒吹落耳”,城樓上守城的戰士的耳朵簡直都要被呼嘯的北風吹掉,而將軍卻能安坐於溫暖的帳篷之中,身披貂鼠大衣,端着酒杯賞雪作樂。

這樣一個同一時間不同空間之下人物的對比,不禁讓人想起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讓人想起了“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這些對比都能引發人無盡的思考。

事實上,對比作爲一種特別常見的詩歌創作手法,在古詩詞中比比皆是。比如,在絕大多數懷古詩中,詩人都是通過“古”“今”的對比,來完成借古諷今,感慨興衰等目的。

李白的這兩首懷古詩,正是採用這種今昔對比的手法,在變與不變的對比中,帶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不只是古詩詞中,很多現代文學作品中也常常採用對比的寫法。比如,魯迅的小說《故鄉》,就有意識地構建了多重鮮明的對比:“我”和閏土各自的中年與少年;“我”和閏土昔日的友誼和今日的隔膜;宏兒和水生,以至閏土和楊二嫂等等。不僅人物描寫採用對比的方式,環境和情節的描寫也採用對比的方式,正是通過這種對比,在塑造人物、明確和深化主題等方面,達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效果。

《老子》有言:“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長與短,高與下,都是在相互比較中凸顯的。對比本質上正是一種比較,通過比較,可以突出人事物的特點,帶給人強烈的印象。同學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嘗試着採用對比的寫法,在塑造人事物上給人以更強烈的衝擊感。

我的視頻號,最近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