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24上半年資本市場的“退”與“進”
文/陳植
2024年以來,資本市場風起雲涌。農曆春節期間股市動盪、證監會領導層更迭以及新“國九條”政策出臺,成爲資本市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其中,4月12日發佈的新“國九條”,則是2024年上半年資本市場的一道“分水嶺”,A股市場出現了近年來罕見的“進退分明”現象。
新“國九條”政策的實施,通過提高強制退市標準和加強監管力度,旨在清除市場中的“殭屍企業”和不良資產。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6月30日,年內已有14家上市公司確定退市。與此同時,“摘星”“脫帽”公司累計有35家,釋放出“活躍資本市場”強信號,也標誌着“有退有進”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市工作機制正在逐步形成。
監管層從嚴監管 重塑市場格局
新“國九條”發佈以來,A股市場加速優勝劣汰。自年初至今,A股共有159家上市公司因觸碰紅線受到風險警示,被實施ST或*ST。
除財務類、重大違法類等多項退市指標外,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和麪值退市的情況備受市場關注。其中,昔日“鞋王”ST貴人、“中小板老8股”之一的ST鴻達面值退市,“深市珠寶第一股”*ST愛迪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終止上市。隨着新規過渡期結束,將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滿足相關指標面臨退市。
目前“一元退市”逐漸成爲主流退市方式,市場對上市公司的品質門檻顯著提高。業內人士指出,在當前嚴監管環境下,市場更加註重企業的內在價值和可持續經營能力。如果企業的基本面問題得不到解決,公司股價、市值也會受到影響,最終仍將面臨極大的退市風險。反之,如果企業有確定性的利好支撐疊加自身業績轉好,或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資本市場“有退有進”,聚焦高質量發展主線
除退市監管更爲嚴格外,自新規發佈以來,也不斷有上市公司宣佈“摘帽”,在資本市場的舞臺成功煥新,A股資本市場迎來“摘帽潮”。
具體來看,富吉瑞由於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達標,成功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中信國安則通過積極整改,消除了非標事項;供銷大集隨着央企戰投的引入,打破持續經營的質疑,成功撤銷風險警示。這些公司恢復正常交易,對於如今的資本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某證券相關人士認爲,ST板塊內公司“摘星”或“脫帽”通常被視爲公司基本面好轉的第一步,但也不能忽視公司的業績情況、市場前景以及行業狀況的不確定性。
以曾經備受市場關注的供銷大集來說,隨着產投、財投資金的到位,公司營運資金得到改善。在此前的年報問詢函回覆中,公司表示“經營業務已逐漸步入正軌,2023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較 2022 年度上浮 407.28%,持續經營能力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供銷大集披露的產業投資人出具的權益變動報告書,產業投資人還將擇機就體系內盈利能力較強的資產或業務以公允價格注入上市公司。未來供銷大集還將迎來資產注入、第二批財務投資等諸多積極信號,多重利好無疑給廣大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風起雲涌,優勝劣汰。2024年上半年在變革的浪潮中,市場展現了其篩選機制,爲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討論話題和投資機遇。在IPO市場持續收緊的趨勢下,如何盤活A股存量市場是繞不開的話題。只有越來越多以中信國安、供銷大集爲代表的公司,消除風險警示後仍持續優化基本面,聚焦主業做優做強,方能在當前的A股市場站穩腳跟。同時,本月中旬即將召開黨的第二十屆三中全會,主題或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其中關於“重塑資本市場生態,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金融改革議題或將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在此背景下,隨着“有退有進”動態退市機制的形成,A股市場正逐步邁向一個更加公正和高效的新時代。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意見,投資者據此作出決策,自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