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張家棟:恢復中美兩軍交流 關鍵有三點

名家觀點》張家棟:恢復中美兩軍交流,關鍵有三點。(澎湃新聞)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14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國駐美大使謝鋒12日應約會見美國五角大廈負責印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瑞特納。這一看似平常的外交活動,卻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外交活動至少有兩個要點值得關注:其一,這是中國駐美大使少有的對五角大廈的訪問。其二,通常大使更多討論交流的是宏觀政治和外交事務,而不是非常具體的國防和安全事務。這兩點,都使中國大使的這次五角大廈之行變得不同尋常。

張家棟分析,這次互動也透露出中美關係的一些重要跡象:

首先,這說明中國大使在美國的活動空間比之前稍微寬鬆了一些。過去幾年中,大陸外交人員在美國的工作環境較差,很難從事原本正常的外交活動。這次五角大廈邀請中方大使,從美國角度,也讓中國駐美大使館獲得更大活動空間、更多開展外交工作機會。這是美國願意推進中美關係的重要訊號。

其次,這表明中方願意與美國軍方交流。美方一直表態要與中方軍事交流,建立軍事熱線,但一直未能成功,其中障礙美方心知肚明。謝鋒訪問美國國防部,其實也是中方對美方要求展開軍事交流的一次正面迴應。中美軍事關係從以前無法正常交流,到現在有交流,說明在軍事交流上,中美向前跨出了半步。

再次,這意味着中美需要更多會談,纔有可能達成兩軍直接交流。謝鋒與美國國防部高官會談,不是中國軍隊對美國軍隊直接交流。意味着,儘管中方願意與美國軍方交流,但兩軍交流機制是否能建立、如何建立,兩方還要繼續談。換句話說,在中美軍事交流機制能否重建問題上,中國已經展現了態度,剩下的就要看美國方面的表現和誠意了。用謝鋒的話說,就是美國要「採取行動排除障礙、管控分歧,按照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原則謹慎處理臺灣等重要敏感問題」。

中方其實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是,美方要首先排除障礙,包括對大陸軍方高層的無理制裁措施。二是,美方要管控分歧,拜登政府要做到相互尊重各自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國情。三是,美方要在臺海等敏感議題上謹慎行事,不能挑戰中方的戰略底線和中國人民的情感。如果美方能夠做到這三點,中美軍事交流纔有可能恢復。

最後,這折射出中美都有避免衝突的強烈願望。目前,中美關係在安全領域已處於雙方建交以來的最低點,發生意外衝突風險越來越大。此前,中方未同意與美方直接軍事交流,並不意味着中方願意看到軍事衝突,而是因美方所作所爲破壞了交流氣氛,並把與中方的軍事交流,視爲危機管控一部分,而不是中美關係改善的一個環節。危機管控,有可能是爲了更好的中美關係,但也有可能是爲了更多衝突與摩擦做準備。中方是想推動美方把軍事交流目標,定位到改善中美關係大方向上來。否則,爲了管控危機軍事交流越多,美方對中方軍事挑釁可能也就越多。中美軍事和安全關係,反而會更加危險。

張家棟強調,中美兩國在處理雙邊關係問題時,一直存在視角上的差異:中國更重視整體,美國則更傾向於強調細節。中美關係中的細節固然重要,但管控再好也解決不了中美之間的實質性和全域性問題。從雙邊視角來看,當前中美關係存在的問題不少。但是從地區和國際視角來看,也有很多必須合作的議題。現在,中國大使已經跨過了波多馬克河。美國人的視線能否跨過臺灣海峽,超越雙邊關係視角、超越價值觀鴻溝,把中美關係置於地區和國際架構之下,置於人類共同利益和共用安全的視角之下,將是影響中美關係走向的一個關鍵。

張家棟認爲,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兩個國家。中美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美。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美之間的問題就是世界性問題,而世界許多問題都需要中美合作解決。這就是中美作爲世界大國的責任。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分別是以應對共同威脅爲基礎的冷戰階段和以追求共同經貿利益爲基礎的後冷戰階段。現在,在複雜、危險的世界局勢中,中美關係應該超越雙邊,超越大國競爭的狹隘視角,走向以國際事務治理的共同責任爲基礎的新階段。在這一過程中,華府切不可做出歷史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