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股東突擊入股,科創板鎩羽的華之傑再闖主板IPO困成“釘子戶”
導讀:如果不是發端於2023年4月的那起禍起上交所原高層的金融系統反腐案件,或許在“毅達系”的加持下,華之傑如今早已實現了登陸A股市場的夢想。但造化就是這樣的弄人。
本文由叩叩財訊(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方知躍@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重啓IPO二次衝擊上市近15個月過去了,曾經距離科創板掛牌交易僅一步之遙的蘇州華之傑電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之傑”)依舊沒有等來期盼多時的結果。
在兩個月前的2024年1月底,華之傑也才總算完成了此番申報主板IPO之後來自上交所的首輪審覈問詢回覆,而此時距離上交所下發了該輪問詢的時間已經足足過去了近十個月之久。
目前依舊正處於主板IPO審覈狀態中的華之傑也不得不承認,其緩慢的上市推進進程已經使其成爲了主板註冊制改革後最大的IPO“釘子戶”之一。
2023年2月27日,主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後不久,與上百家之前在覈準制下已經向證監會申報主板上市的“存量”企業一道,華之傑的此次IPO便早早地“平移”申報至上交所並獲得受理,一個多月後的2023年4月12日,上交所便緊鑼密鼓地對其拉開了問詢的審覈大幕。
華之傑IPO終究還是“起了個早,卻趕了個晚”。
據上交所最新IPO待審信息顯示,目前,在2023年2月27日及此前受理的主板IPO上市項目中,僅有3家尚未獲得上市結果,華之傑便是其中之一,隨着日前更新財務數據時限的到來,數十家擬滬市主板上市的企業紛紛中止其IPO以待補充相關材料,而華之傑也成爲了目前尚未被中止審覈的擬滬市主板上市企業中,申報上市耗時最長的企業。
正如上述所言,這本已是華之傑在近年內第二次申報A股闖關上市了。
早在2020年9月,華之傑便曾申報科創板IPO,此後一路過關斬將,期間更經受住了2021年初那場引發諸多IPO申報企業大規模撤回上市材料的嚴苛現場檢查的考驗,並一度成功通過了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委員們的對其是否滿足科創板上市條件的“投票”表決。
但2022年5月13日,在完成交易所“過會”並向證監會正式遞交IPO註冊申請的6個多月後,華之傑科創板上市之夢還是破碎在了黎明之前——當日晚間,證監會將一紙公文下發至華之傑及其此次IPO的中介保薦機構,通知其正式確認華之傑科創板IPO發行註冊程序的終止。
在華之傑首次IPO鎩羽之時,叩叩財訊便第一時間獨家揭秘了其科創板上市緣何受挫於註冊環節的真正原由——彼時,叩叩財訊從有關消息渠道證實:“華之傑的這次IPO項目的終止還是比較特別的,其之所以在註冊環節不得不撤回申請,主要是其科創板屬性的問題遭到了證監會的質疑和不認可。”(詳見叩叩財訊相關報道《“應科盡科”制度從嚴發威 利潤過億的華之傑IPO倒在科創板註冊路》)
在華之傑終止前次科創板IPO之前的2022年4月8日,上交所曾專門組織召開了證券公司科創板保薦業務線上視頻座談會,就在該次會議上,上交所有關負責人部署重點工作,其中便要求準確把握板塊定位,嚴格落實科創屬性評價標準,紮實做好“硬科技”企業的推薦與申報工作,並重申要求努力做到“應科盡科”。
此後,華之傑便成爲了上交所表態要求“應科盡科”後,首例在註冊環節因此上市失敗的IPO項目。
對於因科創屬性不受認可而曾遭受到IPO失敗的事實,華之傑也在最近重啓IPO後回覆上交所的有關問詢函中也正面予以確認。
同樣,首次科創板上市這功敗垂成的遺憾顯然並未澆滅華之傑上市的決心,2022年12月,在科創板註冊失敗僅僅半年多時間後,華之傑便正式吹響了第二次向A股進軍上市的衝鋒號,既然與科創板屬性不符,彼時擁有着年淨利潤過億規模的華之傑便將IPO的目的地更換至滬市主板。
淨利潤持續破億,又曾經歷過監管層嚴苛的現場檢查的考驗,並還曾順利通過交易所的上市委會議的審覈,有這些基本面和審覈經驗加身,二進宮的華之傑IPO照理說應該比大多數擬上市企業更爲順遂。
結果卻事與願違。
在首次申報科創板IPO之時,因被抽中現場檢查被大幅拖累審覈時間,華之傑足足用了近10個月才獲得上會受審之機。但二次闖關主板上市的它,縱然已經耗時15個月,但在短期內,恐怕依然難以等來上市獲批的時間窗口。
“華之傑最新一輪主板IPO之所以進展緩慢,還是主要是受‘敏感’股東的拖累,這也是其在首次申報科創板時未出現的狀況。”2024年4月9日,一位接近於華之傑的有關人士向叩叩財訊透露稱。
2022年9月,在華之傑計劃重啓IPO並劍指主板上市的前夕,有一頗有“背景”的機構股東通過股權受讓突擊入股。
也正是這一機構股東,成爲了此後華之傑IPO的夢魘。
“2023年5月,因被捲入上交所官員的‘落馬’風波,該機構股東成爲了上交所審慎以待的‘敏感’公司,如當年的‘九鼎系’類似,但凡有該機構入股的擬IPO企業申報上交所的,皆基本被叫停審覈。”上述有關人士坦言。
事實上,受該“敏感”股東影響的擬IPO企業並非華之傑一家。
在過去近一年時間裡,已有多家擬IPO企業因該“敏感”機構的持股而大幅被拖累審覈進度,甚至也有多家企業最終選擇終止上市,同樣亦有企業爲了順利推進IPO審覈,不惜付出較大代價將該機構從股東名單中“清理”。
“該機構股東在華之傑中的持股比例較大,且該股東也是在IPO申報前突擊入股,因入股時限等問題,清理起來非常麻煩。”上述有關人士解釋道。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監管層對上述“敏感”股東的態度似乎也有了緩和的轉變之態。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半個月前的2024年3月下旬,一家通過交易所審覈後便停擺了近9個月的擬IPO企業,突然獲准向證監會遞交註冊申請並獲得了受理。而這家企業與華之傑一樣,也是相關“敏感”股東參股份額較大擬IPO公司。
雖然看似最大的上市障礙有了破冰的跡象,但這並不意味着華之傑IPO將就此順風順水,同樣隨着時間的進展,被嚴重拖累的華之傑IPO恐怕又一次錯失了上市的最佳時機,又將迎來新一輪來自於自身基本面和監管新政的考驗。
1)引“毅達系”突擊入股自釀苦果
當2022年9月,在重啓IPO的前夜,或是爲給自己二次闖關上市再加一層“保護傘”,華之傑引入了一家破局來頭的新股東,彼時的華之傑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這反而會成爲其此後上市過程中的最大障礙。
2022年9月3日,華之傑原股東之一的張家港保稅區華之傑商務諮詢有限公司(下稱“華之傑商務”)與一家名爲江蘇高投毅達衆創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江蘇毅達”)的機構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華之傑商務將其持有華之傑4%的股權共計300萬股以 6000 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江蘇毅達。
華之傑商務爲華之傑實際控制人陸亞洲實際控制的企業之一。
作爲華之傑的實控人,陸亞洲在轉讓上述股權之前曾通過穎策商務諮詢管理(蘇州)有限公司、超能有限公司、上海旌方商務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和華之傑商務合計控制着目前華之傑 96%的股份,處於絕對控制地位。
江蘇毅達也成爲了華之傑在首次闖關科創板失敗後唯一引入的外部投資機構。
在江蘇毅達通過受讓相關股權進入華之傑的股東名冊僅三個月後,2022年12月,華之傑便向證監會遞交了其主板上市的申請。
對於突擊引入江蘇毅達入股的原因,華之傑給出的解釋稱是江蘇毅達“看好公司未來經營發展前景投資公司股權”,但顯然,江蘇毅達所看重的更多的是當時已箭在弦上的華之傑主板IPO。
華之傑也承認,在引入江蘇毅達的同時,雙方也針對華之傑若無法如期完成 IPO 及 IPO 申請的相關風險約定了相應的股份回購條款,即如華之傑直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未能實現合格 IPO(但若 2025 年 12 月 31 日時公司正在合格 IPO 審覈過程中,該期限應順延至合格 IPO 審 核結束或發行人撤回合格 IPO 申請材料之日),則江蘇毅達有權要求華之傑商務回購其本次受讓的公司股份。
公開信息顯示,江蘇毅達成立於2022年8月19日,也就是說在其剛剛成立僅半個月時間,其便順利獲得了入股華之傑這樣一家正待申報上市企業的機會。
江蘇毅達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即爲南京毅達股權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下稱“毅達投資”),作爲國內赫赫有名的毅達資本旗下的一員,毅達投資及其旗下的私募基金曾現身多家擬IPO企業。
如果不是發端於2023年4月的那起禍起上交所原高層的金融系統反腐案件,或許在“毅達系”的加持下,華之傑如今早已實現了登陸A股市場的夢想。
但造化就是這樣的弄人。
2023年4月21日,也就是在上交所剛剛向華之傑下發其主板IPO首輪問詢剛剛一個禮拜之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浙江省紀委監委便正式官宣上海證券交易所原副總經理劉逖因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正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和浙江省台州市監委監察調查。
此時此刻,絕大多數人可能尚不可知的是,劉逖的“落馬”與華之傑IPO的推進會有何種淵源。
在劉逖被帶走調查後不久,有關毅達投資受其牽連的消息便開始在業內流傳開來。
據國內知名財經媒體財新報道稱,劉逖在升任上交所副總經理時爲躲避申報財產,與其妻子龔佳“假離婚”,龔佳曾先後就職於上海的兩家券商投行,在劉逖成爲會管幹部後,經過一系列特定安排,龔佳進入私募行業,成爲了毅達資本的區域合夥人。
在劉逖被查後,龔佳也被帶走調查。
上述財新的相關報道還稱,龔佳被帶走後,毅達在上交所相關的IPO項目的確都被暫時叫停了,過會的不註冊,申報的不受理。
受劉逖一案的調查牽連,毅達資本旗下多個IPO項目皆出現“受理難”和“推進難”的窘境。
於是,在2023年7月前後,我們便看到了賽卓電子、福貝寵物等企業的IPO紛紛被叫停終止,佳馳科技等已通過交易所審覈的IPO項目遲遲未能推進到註冊流程,就算是早前已經向證監會提交註冊的飛宇科技,至今也未獲得覈准。這些企業擁有統一的特徵便是皆爲“毅達系”持股的擬上市企業。
2023年10月,劉逖被有關部門正式宣佈予以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法所得,並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併移送。
據有關部門通報稱,經查,劉逖身爲領導幹部,以資本市場“專家學者”自居,忽視政治要求和紀律規定;嚴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多次接受監管服務對象高檔宴請,收受可能影響公正行使公權力的禮品禮金;篡改、僞造個人檔案資料,以“假離婚”欺騙組織,不按規定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濫用職權,利用職務便利侵吞公共財物;以影子股東入股多家擬上市公司,在企業發行上市等方面爲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並非法收受財物,數額巨大。
2023年12月,江蘇漢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邦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在申報上市前的兩個月,漢邦科技也匆匆將“毅達系”在其中的股權全面予以了清退。
誠然,在重啓上市前夕突擊引入江蘇毅達的華之傑滬市主板IPO也在遭受牽連的名單中。也正因此,華之傑主板上市才成了一條似乎一眼難見盡頭的漫漫長路。
2)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將迎更大挑戰?
受劉逖一案牽連近一年時間後,有細節顯示,近期,上交所對“毅達系”似乎已有“解禁”的跡象。
2024年1月30日,華之傑更新了其此次主板IPO的首輪問詢回覆,這也是其重啓IPO一年多時間後,再度迎來了審覈的最新進展。
2024年3月22日,擬科創板上市的佳馳電子IPO的註冊申請也終於獲得證監會的受理,此時距離佳馳電子通過上交所上市委的審覈已過去9個月。
據佳馳科技最新披露的招股書(註冊稿)顯示,佳馳科技總股本爲3.6億元,共有24名股東,毅達資本旗下的江蘇高投毅達寧海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簡稱“高投毅達”)持有1080萬股,佔其目前總股本的3%,爲公司的第九大股東。
“看似近期監管態度有所放鬆,但對於華之傑或是佳馳科技此類帶有敏感股東的IPO項目而言,前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2024年4月9日,一位接近於監管層的投行人士向叩叩財訊表示,近期,監管層已多次表態將對擬IPO企業從嚴監管,2024年3月26日,證監會還召開了2024年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暨紀檢監察工作會議,會議要求聚焦剷除資本市場腐敗的土壤和條件縱深推進反腐敗鬥爭,深入推進證券發行審覈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治理,重拳整治政商旋轉門和逃逸式辭職腐敗案件,加大對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的快速處置力度。
即便沒有了“毅達系”的牽連,對於已被其拖累審覈進度的華之傑IPO而言,上市前景也隨着自身基本面和監管政策環境的變化,也已變得風聲鶴唳。
在近幾年中曾連續錄得扣非淨利潤持續破億規模的華之傑,以早前註冊制下滬市主板上市的原有財務要求來看,其的確是有衝擊上市的把握的。
公開數據顯示,早在2020年時,華之傑當期便以8.88億的營收穫得了1.13億的扣非淨利潤。2021年,華之傑在營收大幅增長至12.49億的基礎上,扣非淨利潤卻開始出現了同比下跌,不幸中萬幸的是,依然保持在了破億的規模上的1.02億出頭。
時間進入2022年後,華之傑迎來了營收與利潤雙降。當年,其營業收入僅約爲9.87億,對應的扣非淨利潤也在2020年之後首次跌破億元規模僅錄得9719.06萬元。
雖然2023年中,華之傑的扣非淨利潤再度回到過億的規模,由此勉強終結了此前已經連續兩年持續下滑的趨勢,但其營業收入卻依舊未能扭轉自2021年以來的不斷遞減的羸弱局面——2023年中,華之傑營收僅爲9.38億同比下滑7.96%。
“華之傑的這一業績能否滿足即將出臺的新的主板IPO財務審覈標準,恐怕將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上述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擔憂的表示。
2024年3月15日,證監會集中發佈四項政策文件,涉及發行上市准入、上市公司監管、機構監管、證監會系統自身建設,突出“強本強基”和“嚴監嚴管”。
其中,證監會在《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下稱《嚴把發行上市意見》)中明確指出,將“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功能銜接”,“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爲導向,研究提高上市財務指標,優化板塊定位規則,爲市場提供更加優質多元的投資標的”。
“監管層此次明確將提高上市財務指標,目前業內已有共識的是,主板IPO的利潤規模要求很可能將大幅擡高。華之傑目前的業績本就已並不出挑,且營收和利潤都還在波動中下滑,按照監管層的‘強監管’表態,其IPO前景岌岌可危。”上述投行人士坦言。
除了業績問題或將遭到監管趨勢的“狙擊”外,華之傑此番主板IPO也難逃目前上市審覈中最爲敏感的突擊“分紅”與“圈錢”的嫌疑。
在2024年3月15日證監會發布的《嚴把發行上市意見》中也明確指出,將“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並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
據叩叩財訊獲悉,在證監會宣佈315“強監管”政策僅僅半個多月後,已有多家明顯碰觸到相關‘紅線’的擬IPO企業開始被調整上市部署導致終止IPO,包括海宏液壓、敏達股份、道爾道科技等多家涉“清倉式”分紅的擬IPO企業陸續被叫停上市。
據華之傑此次主板IPO的申報材料顯示,在2019年至2021年中,其接連進行了三次現金分紅,分紅額度分別爲3000萬、5025萬和5025萬元,累計約爲1.35億。
因華之傑目前尚未公開披露其2022年和2023年的年報數據,故在這兩年中其是否繼續進行了大比例現金分紅,尚不得而已。
雖然在過去幾年的IPO報告期內,華之傑的現金分紅比例相較於上述目前已經被叫停擬上市企業而言可能尚算不上“清倉式”,但其一手分紅一手欲利用IPO補充流動資金的做法,合理性待榷。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重啓IPO申報主板上市,華之傑給出的融資計劃與2020年申報科創板IPO時的如出一撤,皆是欲發行不超過2500萬股新股以募集4.86億資金主要投向年產8650 萬件電動工具智能零部件擴產項目,此外還將把其中6000萬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