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若愚劇評/齊柏林空拍走進偶像劇 《一千個晚安》5大亮點:首集就噴淚

文/麥若愚

做爲臺灣制拍優質華劇的始祖,三立即將推出的旗艦大戲《一千個晚安》,從發想企制的寓意深遠,到臺前幕後菁英共同完成的精緻細膩,再次奠定華劇領頭羊地位,從女兒承繼父志鐵道之旅看臺灣地理與人文美的《一千個晚安》,也勢必成爲今年春季甚至全年度最暖心與療愈系的話題佳作。

▲《一千個晚安》連俞涵、張棟樑 。(圖/三立提供)

《一千個晚安》制拍成功還有兩個極爲重要因素,一是已故導演齊柏林《看見臺灣》的精神理念與空拍技術貫穿全劇,鐵道員陳博正面對工作與生活的良善堅持態度,正如同空拍之父齊柏林一直在臺灣上空守護這片美麗中帶着生態哀愁的土地,另一是文化部影視局輔助優質戲劇的前瞻性與落實度,畢竟做爲耗費巨資攝製的旗艦型大劇,三立與政府影視輔導做出完美的策略結合。

20集每集90分鐘長的《一千個晚安》無法傳統戲劇類型歸類,除了涵韻在美麗土地山川下的親情友情愛情各種人文情感之外,隨着鐵道之旅的人生展望與回憶、層層堆疊與揭開男女主角張棟樑、連俞涵的身世故事人際脈胳,劇情舖陳與敘事風格又帶有懸疑色彩,打破一般戲劇單一的類型框架,轉爲多重風貌的豐沛結構。

首集破題《一千個晚安》劇名題旨,鐵道員陳博正執勤碰到被母親遺棄的女童(連俞涵童年),女童聽話靜候母親會回來接她,但母親留給鐵道員無法照養女兒的懺悔字條,陳博正善意欺哄女童樹林裡有株大樹的神話,只要每晚在樹下對母親說晚安,說過一千個晚安之後母親就會回來。

▲連俞涵、陳博正劇中父女情深。(圖/三立提供)

當然母親最終沒有回來,鐵道員也收養了女童,但「晚安」這句最普通不過的問候語,卻成爲全劇最重要的親子關係連結臍帶,《一千個晚安》如果能讓觀衆受到劇情感染或感召,轉而每晚對家人道句「晚安」,那就是優質戲劇能啓發觀者正向思考與行逕的絕佳範例。

《一千個晚安》首集就呈現精緻的拍攝手法,攝影與燈光極爲講究,無論依山傍水的小鎮、夜晚幽靜的樹林、空拍穿梭山叢間的行駛火車,甚或輔以齊柏林高空俯看殘破山嶺的影像,讓全劇的畫面律動與視覺感官一新耳目。演員更是一時之選,金馬金鐘老戲骨陳博正一出場就能以鐵道員的角色生命力引人入勝(我對他2012年電影陣頭》沒能二度拿到金馬男配角最爲抱憾),與隨之而來的詼諧開朗慈父,看陳博正的表演再自然舒服不過,每位與他配過戲的年輕演員都像面對自己父親般仰視他,戲裡戲外都是名符其實的「國民爸爸」。

▲陳博正在劇中飾演站長。(圖/三立提供)

男主角張棟樑睽違偶像劇多年再接三立華劇,經過生活歷練與歲月洗禮,更添加一股知性文青帥氣氣質型格有別於其他偶像男星,我看片時被他獨特的氣韻吸引,想把他與日劇大牌男星做聯想,最後想到福山雅治。他的角色兒時在鐵軌上結識鐵道員、移民他鄉後與陳博正成爲書信往返的忘年之交,多年後再以友人身份進入陳博正父女之間的情誼。

三立華劇選角向來很有一套,總能讓挑樑的演員點石成金,張棟樑不刻意彰顯帥氣的灑脫演出,必然會成爲劇迷追看《一千個晚安》的聚焦之一。

《一千個晚安》也是連俞涵拿金鐘最佳新人獎後首部挑大樑的劇作,她氣質清新甜美,父女情感戲楚楚動人,在新生代女星中很具大將之風,和張棟樑對手戲也擦出金童玉女般的清新花火

▲陳博正、張棟樑。(圖/三立提供)

隨着張棟樑、連俞涵接續陳博正做環島鐵道之旅,《一千個晚安》裡《看見臺灣》精彩好戲纔要集集展開,阿里山、火焰山、大霸尖山的山巔險峻之美,偏鄉部落的風土民情,拉開年輕角色(包括表現出色的姚愛寧李宗霖)的心靈視野,也揭露上一代角色苗可麗龍劭華朱陸豪(金字輩演技較勁的厲害過癮)的神秘面紗。

除了齊柏林基金會導演團隊首度把空拍技術帶給電視劇組,《一千個晚安》更有臺劇失傳已久爲劇集量身譜寫片頭片尾主題曲的優美傳統,方泂鑌的片頭曲《一千個晚安》與蕭煌奇片尾曲「晚安」,詞曲意境優美動聽,尤其蕭煌奇在消化故事劇本後譜寫的「晚安」,他以高吭悠揚的嗓音唱出時而澎湃時而低迴的情感,會讓人聽出熱淚,勢必掀起大劇主題曲傳唱熱潮。

作者:麥若愚,資深媒體人、影評人;經歷,金鐘獎評審、電影輔導金評審、亞太影展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