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是一種喚醒文化自覺的成長方式

旅遊是一種在文化體驗中完成自我主體性重構過程,對人的身心全面健康成長十分重要。旅遊作爲一種成長方式,其重要價值一體現在喚醒個體的文化自覺,進而促進羣體的文化自覺。所謂文化自覺,是對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審視。費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覺是一個艱鉅的過程,只有在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並接觸到多種文化的基礎上,纔有條件在這個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裡確立自己的位置。”羣體的文化自覺建立在個體文化自覺的基礎上,只有實現羣體的文化自覺,才能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意識。因而,旅遊作爲一種喚醒文化自覺的成長方式,不論是對於個人成長,還是國家文化事業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一、在文化場景體驗中激發文化自覺

旅遊活動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文化場景體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過程就是一個在宏大時空場景中喚醒文化自覺的過程。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文化多元一體,廣闊的地理空間、悠久的歷史時間、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構成了一個宏大的時空場景,只有在這樣的場景中跨越空間、跨越時間、體驗文化,才能建立起對中華文化特質的深刻認識。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園,旅遊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渠道,爲旅遊者建立個人的文化身份認同並與國家民族認同相連接提供了平臺和實踐通道。

旅遊在文化場景體驗中激發文化自覺主要通過三種方式:一是跨越空間的體驗。“孔子東山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只有具備宏大的視野才能培育深厚的家國情懷,從江南水鄉到西北大漠,從椰風海韻林海雪原遊歷了不同的地理空間場景方能加深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家國同構的深刻理解。二是跨越時間的體驗。文化自覺建立在對“根”(也就是自己所處文化身份的起源、形成和演變)的找尋與繼承上,通過旅遊體驗的過程與古人對話觀照現實和未來,進而建立起深刻的文化身份認同。三是深度情景交融體驗。在旅遊者情景交融的深度體驗中,個體的“小我”可以完全融入於歷史時空的“大我”之中,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激發起超越時空的精神共鳴,如登上滕王閣,看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不禁神追千年,與古人對話,形成一種深刻的文化感悟。

二、在跨文化交流中深化文化自覺

文化自覺不僅體現在對自身文化身份的深刻認識與認同,同時也體現在對“他者”文化的理解、尊重與交流互鑑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旅遊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鑑的重要渠道”。費孝通先生認爲:“文化自覺的含義應該包括對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對自身的反思往往有助於理解不同文明之間的關係。”同時,費先生將其對文化自覺的認識集中概括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十六字,這既是實現文化自覺的方式,也是文化自覺的目的:深刻認識自己的文化,理解尊重其他文化,促進文化交流互鑑,進而實現文明共存,構建命運共同體。

因而,從跨文化的角度來看,旅遊的跨文化交流體驗是深化文化自覺的重要方式。一是在不同地域空間的旅遊過程中,通過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體驗,能夠更加深刻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特性,培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是在旅遊的主客交流過程中,可以不斷地加深旅遊者和目的地文化的相互交融和理解,促進旅遊者和目的地居民之間的雙向文化自覺。三是在出國旅遊與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過程中,可以培養開闊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懷,理解、尊重、包容世界多元文化,取長補短、交流互鑑;同時通過“他者”的視角,進一步加深對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三、深化文化和旅遊融合,培育文化自覺

培育文化自覺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近代以來,由於受到西方文化的強勢衝擊,我國開始了艱難而曲折的文化自覺之路,不管是“文化自卑”還是“文化自負”,都是不健康的文化心態。從洋務運動新文化運動,再到改革開放,都是廣泛吸納世界其他先進文化,重新認識和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進入新時代,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代使命,培育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要進一步深化文化和旅遊融合,充分發揮旅遊的文化價值和作用。

一方面,要深刻認識旅遊的文化屬性。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長期被看作是重要的經濟產業,客觀上促進了旅遊業快速發展,但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文化的忽視,因而有必要深刻認識旅遊對於激發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認同,鑄牢中華民族文化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價值。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旅遊培育文化自覺的功能。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研學旅遊,加強旅遊景區和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建設,深化旅遊體驗,提升旅遊品質,促進旅遊對優秀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通過旅遊促進民族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力發展出入境旅遊,通過旅遊不斷促進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文化的交流互鑑,突出強化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同時,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精神、中國話語權的旅遊科研教育體系。

(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政策創新研究” [20ZD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