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3》:中華民族究竟曾爲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
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3》在一片叫好聲中拿下三季以來最高評分。 製圖:李潔
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綜藝節目,想要超越前作,並非易事。不過,眼下正在熱播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3》就在一片叫好聲中拿下三季以來最高評分,在豆瓣上獲得9.5分。原因何在?已經播出的六期給出的答案是:格局和視野。
如果說《國家寶藏》前兩季以年輕的表達讓人們見識到文物之美以及國寶重器所承載的文化自信,那第三季則更深層次地將中華文明置於人類文明的長卷,以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和類別豐富的27件國寶文物回答了兩個重要的命題:中華民族究竟曾爲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今天的我們,究竟該爲後世子孫留下些什麼?
在文物保護、活化利用中,時常要問兩個問題:初心是什麼?時代需要什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慶柱認爲,考古學是一門通過文物來研究歷史的科學,目的就是以史爲鑑,獲取人類發展進步的有益經驗。
和前兩季相比,《國家寶藏3》最大的變化之一是主角,不再停留於某一個博物館室內空間,而是選取了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600年的紫禁城、933年的西安碑林、1000年的蘇州古典園林、1300年的布達拉宮、1654年的莫高窟、2200年的秦始皇陵、2500年的孔廟孔林孔府、3200年的三星堆、3300年的殷墟,以及類別豐富的27件國寶文物,傳遞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觀念。
比如,第一期在介紹故宮時,專門講到了金嵌珍珠天球儀。作爲我國流傳至今唯一一座黃金製成的天球儀模型,該天球儀佈列星辰、三垣、二十八星宿、三百六十八星座、一千三百三十顆星,球面還有黃道、赤道、銀河和二十四節氣,是融貫科學和藝術的珍品。這件寶物反映出我國清代不俗的天文科技水平,也是中西文明交流的見證——天球儀最大特點之一是上面的星象引進了西方的星等,體現了當時對西方文明的借鑑。
事實上,中華文明賡續綿延,一直以來與世界文明交相輝映、互相交融。12世紀傳入歐洲的造紙術和15世紀傳入西方的活字印刷術,加速了啓蒙運動、文藝復興的進程;13世紀,指南針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國,爲歐洲航路開闢和發現美洲提供了重要條件;13世紀中期火藥傳入阿拉伯,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成爲助推近代社會變革的關鍵技術發明……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惠互鑑,因互鑑而共榮發展。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沒有什麼能阻擋人類文明互鑑的步伐,唯有攜手共進、守望相助,纔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鑰匙。學者認爲,這對於全球化受到挑戰的當下,極具借鑑意義。
泱泱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留下無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一件件國寶背後,是一代代歷史文化遺產守護者、傳承者盡施己力的辛勤付出。
以“九色鹿”爲例,作爲美麗、善良和正義的化身,這一經典動畫形象定格在了無數70後、80後的記憶裡。它的原型出自被譽爲中國繪畫基因庫的敦煌莫高窟。據統計,莫高窟的壁畫總面積達45000多平方米,保留了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的繪畫佳作,堪稱藝術寶庫。它們能留存至今,離不開許多人的默默付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卻選擇歸根大漠,隱身於世,生死相守,其中便有“敦煌守護神”常書鴻。
近1700年,是敦煌莫高窟走過的風雨歷程;50年,是常書鴻癡守敦煌的歲月。他青年時期留學法國十年,藝術創作才華已經嶄露頭角,本該有美滿安逸的一生,他卻放棄了個人的藝術創作,每日清沙築牆、整理資料、修復石窟塑像、臨摹歷代壁畫。莫高窟有一座倚崖高樓叫“九層樓”,檐角掛着“鐵馬”鈴鐺,常書鴻聽了幾十年。後來回到北京,他在窗前也掛一串鈴鐺,夢裡依稀回到敦煌。
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是一場文化的接力。令人欣喜的是,如今,“敦煌藝術之花”正越來越多地綻放在我們的生活裡: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電影《英雄》《妖貓傳》等許多影視劇的場景取材自敦煌莫高窟;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飛天、舞蹈《絲路花語》《千手觀音》中的美妙身姿來自敦煌莫高窟;“九色鹿”的形象亦歷久彌新,如今被印在絲巾上、畫在茶杯上……
一如觀衆看完後的留言:通過《國家寶藏3》,我們感受到文物背後文化的重量、底蘊,知曉了“何謂華夏,何以中國”,它書寫過去,指引將來。同時,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曾經的輝煌,不要忘記現在的難題,更不要忘記未來我們揹負着什麼,該如何走下去。(記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