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其明獲"七一勳章":爲祖國爲人民創作是終身使命

(原標題:“七一勳章獲得者呂其明:爲祖國人民創作,是終身使命)

京報7月1日報道 經中共中央批准,“七一勳章”頒授儀式於6月29日上午10時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首次頒授“七一勳章”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培養的第一批交響樂作曲家呂其明和其他同志一同獲得了“七一勳章”。作爲一名有着76年黨齡的老黨員,多年來呂其明始終關心國家大事,堅持發光發熱,牢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體驗生活的創作傳統,保持着高昂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用實際行動樹立了一個大寫的共產黨人形象。即便已是91歲高齡,仍筆耕不輟,保持着旺盛的創作活力。

“七一勳章”獲得者呂其明。受訪者供圖

呂其明曾說,“我只是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踐行着我的入黨誓言和承諾,傳承着我的紅色基因。”

如今獲得“七一勳章”後,呂其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作爲一名老戰士,一名電影工作者,“我要感恩黨對我的培育,感謝黨給我崇高的榮譽。雖已是鮐背之年,但我將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繼續創作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新時代的音樂作品,把黨和人民賦予我的職責和使命毫無保留地回報給黨和人民。”

A 被音樂家賀綠汀一句話點醒夢想

呂其明有一句座右銘:爲祖國、爲人民創作,絕不是一句過時的口號,而是終身的崇高天職和神聖使命。

孩提時期步入革命文藝隊伍,到年近期頤端坐在交響樂的藝術殿堂,經過近80年的奮鬥,呂其明用兢兢業業的勤懇,走出了一箇中國音樂人的康莊大道。

呂其明1930年出生,1940年參加新四軍,父親是革命隊伍中的一員,帶着全家人蔘加了革命。僅僅近十年的光陰,他就從一個孩童成長爲有理想、有信念的革命青年。15歲時,他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成爲了戰爭年代爲數不多的青年共產黨員;17歲時,已經是“老兵”的他,帶着一個營的新兵上前線。

那個殘酷的戰爭年代,也讓呂其明對音樂產生了喜愛。他記得在1942年的春夏之交,音樂家賀綠汀從上海到淮南抗日根據地展開音樂指導工作。一個皓月當空的晚上,伴着賀綠汀的小提琴聲,呂其明似乎受到了感召,他覺得音樂是世界上最美,最能讓人感動的東西。賀綠汀勸說,“讓你父親想辦法給你買一把小提琴吧,你現在12歲,正是拉琴的時候,好好學。”

在吃飯都成問題的年代,哪裡有條件去買小提琴?儘管買不到,但這句話卻讓呂其明深受感動,他也從那時開始對小提琴有了“相思夢”。至今,他都記得,自己的第一把小提琴,是在調到華東軍區文工團後分配給他的,等了整整五年,“我終於如願以償了。”

呂其明和他心愛的小提琴。攝於山東,受訪者供圖

戰時歲月,呂其明一直想方設法與音樂創作接近,他堅定了兩條信念,一是文藝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二是文藝工作者要深入生活,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他將這種想法滲入自己的血液,讓這種信念不斷生根發芽。新中國成立後,呂其明依依不捨地脫下了深愛的軍裝,轉業到陌生卻充滿新奇的上海電影製片廠。初爲小提琴手的他,雖然每天演奏着別人的曲子,卻暗自立下決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成爲作曲,創作出好的音樂作品

世紀50年代,呂其明被單位保送到上海音樂學院學習,實現了音樂路上的一大跨越,參軍經歷的生活體驗,小提琴手的演奏基礎,爲電影寫音樂的動力,在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他幾乎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鑽研音樂理論和中外音樂作品上。畢業後,呂其明任上影廠作曲、音樂創作室主任,將他的滿腔熱情化爲了一曲曲動人的旋律

B 臨危受命僅用一週寫出《紅旗頌》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一首誕生於半個多世紀前的音樂作品至今仍在廣爲傳唱,它的魅力到底來自哪裡?

1956年,呂其明獲邀爲電影《鐵道游擊隊》作曲,多年採風而來的素材,經過消化吸收成爲呂其明創作的源泉,通過對現實中游擊隊員的瞭解,他沒有在現有的山東民歌上進行修改,而是堅持原創。於是,一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隨着影片的上映,歡悅了大地,滋潤了幾代人的心田。

創作中的呂其明。受訪者供圖

即使現今一個甲子過去,《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仍是人們常常唱起的心愛的歌。正如作曲家呂其明的切身感受:越是根植於民族土壤的作品,越有藝術的生命力,這首歌也讓呂其明聲名大噪。但他始終保持着警醒的態度,知道自己並非科班出身,繼續攻讀音樂創作。此後,呂其明又爲上影廠的重點影片《紅日》譜曲,該片場面宏偉,情節緊張,扣人心絃。呂其明看了分鏡頭劇本後,很想加一首女聲獨唱,以抒發解放後的人民羣衆熱愛家鄉、熱愛解放軍的決心和情懷,於是由呂其明作曲的《誰不說俺家鄉好》(合作)應運而生。

《紅旗頌》則是呂其明1965年時的一個奉命之作,是爲第六屆上海之春音樂會而創作的。它以開國大典爲背景,描繪了天安門上空,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時雄偉莊嚴的情景。當時,上海音樂家協會黨組召開會議,各單位上報的作品一一過堂。一輪初選後,大家一致認爲“歌頌黨、祖國、人民、人民軍隊的作品需要加強,應該要有一部高質量的音樂作品”。指揮家黃貽鈞爲曲子一錘定音爲《紅旗頌》。在場的老前輩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少壯派”——呂其明。5月就要演出,容不得呂其明有半點兒猶豫。決心背水一戰的他隨即閉門在家潛心創作。經過認真醞釀,呂其明首先定下《紅旗頌》的關鍵點:必須以新中國開國大典爲歷史背景,歌頌紅旗,歌頌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崢嶸歲月,紅旗下長大的呂其明,知道紅旗是革命的象徵,勝利的象徵。戰爭年代的艱苦卓絕在他的腦海中,像電影一樣一幀幀閃過,伴隨着興奮與緊張,僅僅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呂其明就創作出了經典名曲《紅旗頌》。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歌頌紅旗爲主題的器樂作品,也是迄今中國音樂舞臺演奏率最高、媒體播放次數最多的音樂作品之一。自此,呂其明,也成爲中國紅色音樂經典中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用飽含激情的音符,寫下一首首傳唱大江南北的名曲。

C 沒有黨就沒有他,會用一生報黨

似乎沒有語言能夠準確概括呂其明對藝術創作的認真程度,他把電影作曲、音樂創作看作是莊嚴的事業,勤於苦學,精於思考,敢於探索。呂其明說:“唯有從心裡流淌出來的音樂才感動人心;只有紮根土壤的作品,纔有生命力。《紅旗頌》之所以能夠被那麼多人喜歡,只因爲我把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情感,與人民對黨、對祖國的感情在樂曲中交匯和共鳴。”

呂其明把爲黨、爲祖國、爲人民創作,當做一生的事業。受訪者供圖

即使人們已經將其稱爲傳世經典,但呂其明也不會因爲現狀而滿足,在《紅旗頌》誕生的50多年時間裡,他對其進行了多次修改。“不斷地修改是因爲當初寫這個作品時自己的功力還不太夠,沒有達到‘一錘定音’。另外,時間太緊急,有些地方不夠細緻。但因爲公演以後這首作品被廣爲流傳,我也不太方便將其進行較大的改動。”於是呂其明對《紅旗頌》進行了循序漸進的修改,爭取讓它達到完美。

2019年,《紅旗頌》總譜終成定稿,這一年的5月26日,也是呂其明的90歲(虛歲)生日。他說:“我將自己的人生與共和國70年一起寫成了歌。這是我送給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禮物,祝願我的祖國永遠繁榮富強。”

如今,離休後的呂其明,低調、樸素,依舊忙於創作。有人曾跟呂其明說,僅就《紅旗頌》這一個作品,如果按照著作權法收費的話,他就是千萬,甚至億萬富翁了。他卻淡淡地回了一句:“我沒有,也不會。國家給我的退休工資足夠用了,我不買房子、不買地,也沒有高消費,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我現在活得很快樂、很輕鬆,生活得很自在,也同時享受着人民對我作品的愛。”呂其明一生堅守在黨旗下的誓言,無論何時,始終表裡如一、襟懷坦蕩,信守“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入黨誓言。他經常說:“沒有黨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用一生報黨恩。”

對話

新京報:獲得七一勳章,對於你來說意味着什麼?

呂其明:獲頒勳章後,我深深感受到這既是崇高的榮譽,也是一種更大的責任。

新京報:黨員的精神是怎樣伴你前行的?

呂其明:我始終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今後的我還是我,仍然是一名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老黨員。

新京報:你對事業一直有精益求精的堅持,之後還想完成哪些工作?

呂其明:我會繼續爲黨、爲人民創作,謳歌偉大的新時代。

新京報:請給年輕一代的黨員一些寄語。

呂其明:希望青年們傳承老一輩的革命精神,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這樣一定能取得更大成就。

【身邊人說】

呂其明做事態度極爲認真,與呂老有過多次合作的主持人曹可凡感受最深。他告訴新京報記者,每逢在臺上講話,呂老必定事先擬好文稿,從來不會敷衍了事。記得有次參加文化盛會,邀請了數位藝術家上臺作簡短採訪,每人一個問題。其他嘉賓均三言兩語,但呂老沿襲其一貫認真的作風,拿出事先預備的文稿講了起來,眼看時間大大超過預案,現場導演也在一旁做起“截斷”手勢。無奈之下,曹可凡只得打斷其發言。

曹可凡與呂其明。曹可凡供圖

“從呂老的眼神中,可以感受到他的驚愕與不滿,但對我而言,也的確是無奈之舉,事後也不知如何向呂先生解釋”。原以爲時間會沖淡一切,沒想到,時隔二十多年,當呂老提筆爲《可凡傾聽淡雲微雨》作序時,竟舊事重提,並細緻描述當年臺上的感受“我好不尷尬地愣在那裡,但我比較冷靜理智,心裡並沒有亂。過後我想,主持人應該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勇氣。從這點來說,這小子還行。爲此事,我並沒有生他的氣,相反要予以點贊”,曹可凡說,“呂老的寬容、豁達,由此可見一斑”。

個人簡介

呂其明。受訪者供圖

呂其明 1930年5月生人,受曾任皖中根據地行署主任的父親呂惠生影響,呂其明10歲隨父參加革命,15歲入黨,19歲隨部隊進駐上海,轉業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最初擔任小提琴演奏員,後任電影作曲。

數十載從藝路上,呂其明譜寫了無數經典樂章,先後爲《鐵道游擊隊》《焦裕祿》《雷雨》等200多部(集)影視作品作曲,創作了《紅旗頌》《使命》等十餘部大中型交響樂作品,300多首歌曲,其創作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等歌曲也被廣爲傳唱。

呂其明最爲著名的作品《紅旗頌》,是在其35歲那年創作的,以詩性的音樂描繪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情景。如今,凡五星紅旗飄揚之處就有這支樂曲響起,那雄渾壯麗的旋律已激盪半個多世紀。

此外,呂其明還榮獲了“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以及中國音樂金鐘獎終身成就獎,他的作品在幾代人的心中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