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的陪伴 王靖惇戲說父親的孤獨

編導王靖惇在疫情下和觀衆分享最新作品《如此美好》,描述與父親相處間的遺憾。(國家兩廳院提供)

疫情讓演出停擺,但創作沒有假期,新點子實驗場特別安排網路直播會,邀請創作者和觀衆談論最新創作進度,其中編導王靖惇,近期以父親爲題材創作,在疫情之下,透過作品談論父愛以及和觀衆分享人生必須把握當下。

王靖惇表示,他的人生中有兩個父親,一個是親生父親,另一個是四川爸爸,也就是他的姨丈,他從小因爸媽忙於工作,經常到姨丈家,兩家關係非常親密,但兩個父親,卻接連在2017、2018年過世,他沉澱思念與悲傷,醞釀了兩年,編創作品《如此美好》,獻給兩個爸爸。

王靖惇1983年出生於臺中畢業臺大戲劇系與戲劇研究所,在2017年至2018年間,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平常在劇場擔任編導與演員,曾編創的作品有《想像的孩子》、《病號》等。

王靖惇表示,他的父親是個浪漫而貼心的人,「他很喜歡開車到處跑,像是特地從臺中開車到豐原,幫媽媽早餐,或是去彰化八卦山喝咖啡,自己去看電影,好像只要給他一臺車,他永遠都不會無聊。」

王靖惇表示,在編創過程,他透過記憶,想像父親一天的生活,「我發現爸爸雖然可以自己做這麼多事,但其實他很寂寞,他從來沒告訴過我他的寂寞,我覺得很抱歉。他其實最期待的是,我能多多陪在他身旁,而我離家讀書、工作,總覺得來日方長,留下很大的虧欠感。」

王靖惇說,父親生前很想去新加坡旅遊,未能如願,他在《如此美好》劇中,安排一名父親在候機室,等待兒子前來,一同去新加坡旅遊,但不料兒子遲遲沒出現,父親在面對自己的擔憂與焦慮時,必須做出決定,要等待兒子來會合,還是自己先出發。

《如此美好》的劇名,是來自王靖惇到照護中心探望姨丈的啓發,他表示,「當我看見80歲的姨丈,身上皺紋斑點,那是歲月的痕跡,其中包括了我與他共處的30多年歲月,那不是衰老,而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