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港銀結餘下跌 不等於港元出現危機

所謂的「銀行體系結餘」,其實是銀行在金管局的結算戶口總額,這只是整個港元貨幣基礎的一部分。貨幣基礎可簡單理解爲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在香港,貨幣基礎包括現時流通貨幣、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負債證明書、和剛提到的金管局結算戶口總額。截止17日,香港的貨幣基礎總額爲18,696億港元,可想而知,無論是500億還是1,000億,結算戶口總額其實佔貨幣基礎不多。

那爲何「銀行體系結餘」會觸發信心問題呢?首先,我們認爲「銀行體系結餘」一詞或誇大了這數據的重要性,坊間提到這數字時,很多時只是引述銀行同業在金管局的結算戶口總額,並不是流通的港元,更加不是銀行的總存款。在1997至2007年間的大部分時間,戶口每日結餘在數十億港元或以下,在1997年5月,結餘曾經爲零。

第二,金管局的結算戶口總額,並非外匯儲備,兩者是不同數據。我們常聽到一些新興市場「爆煲」,或多或少和外匯儲備流失拉上關係。參考金管局的資料,今年2月香港的外匯存底有超過33,000億港元,大致上仍是貨幣基礎的1.8倍左右,相信這足以支持港元流通及其穩定性。

的確,在美元升息時,港元吸引力相對較低,業界有更大誘因沽出港元買美元,結算戶口結餘減少,在過去的升息週期也曾經發生,這也是聯繫匯率制度運作的一部分,但並不代表可由結算戶口總額的變化,去判斷港元會否出現危機。

舉個例,我們不會因爲街上多了人撐傘(結餘減少),而擔心會出現水災(港元危機),因爲第三個因素,下雨(美元升息)可能是令兩者出現的情景。而要水災出現,還要遇上渠道淤塞(外匯存底流失)等。因此,路上撐傘的人數,不能可靠判斷會否出現水災。整體而言,我們認爲投資者無需過分擔心金管局結算戶口結餘改變,目前香港的外匯儲備仍然充足。

大陸方面,過去一週的經濟數據好壞參半,首季GDP升4.5%,勝預期4%,城鎮調查失業率亦回落至5.3%,低於市場預計及早前大陸政府所定下的目標5.5%。大陸「三頭馬車」中的固投及工業生產增長低於市場預期,只有零售銷售表現勝市場預期,按年增10.6%,主要受惠於去年低基數效應及疫後復甦所推動,而此趨勢或持續至5月。大部分復常因素已被反映,年增率或未能爲市場帶來太大的正面衝擊。

恆生指數全周下跌約890點,似乎未有明顯方向。橫行市或吸引投資者分段入市,作長線部署,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分散部署,可儘量減低個別公司的風險,是可考慮的工具之一。

費用方面,在購入ETF時,投資者需要支付與券商之間的交易費及相關稅項,和買股票一樣。同時,持有ETF也需要向發行商支付管理費,作管理及營運之用。管理費每日從資產淨值(NAV)中扣除,實際金額不會顯示於月結單中,但管理費在ETF發行商的網站中可找到,管理費多以年化百分比顯示。

管理費對投資表現起關鍵作用,購買同類資產但支付較低管理費,對長期部署極爲重要。以追蹤恆生科技指數的ETF爲例,華夏恆生科技指數ETF的管理費爲每年0.4%。篇幅有限,我們下次再討論投資ETF時,需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