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健煉/帝國霸業的接班玄機、危機與契機
▲「十九大」新一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名單出爐,但明確的接班人並沒有出現。(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臺灣最具國際影響力、競爭力,且爲《2017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第45名的臺積電,其開山祖師張忠謀董事長卻在30週年慶前夕宣佈引退及交棒;於此同時,中共「十九大」召開,並拍板定案新的領導班底。
兩則新聞領域層次有別,但同樣引人矚目。一是張忠謀時代結束後的臺積電將何從何去?一是後習近平時代的未來5年,以及未刻意安排接班人選下,中國將面臨怎樣的局面?
企業接班比起國家領導的更迭,雖沒那麼錯綜複雜,但也不意謂絕對單純。2005年,張忠謀也曾說過要退休,不料交棒後卻因鉅額虧損及人事精減引爆紛爭,4年後被迫重出江湖。
據報導,臺灣集資企業有意安排接班計劃者僅10%,家族企業更只有5%。然有意歸有意,實際上企業推展備位人才或接班計劃存在着相當的難度,主要是因70%的企業普遍面臨人才斷層危機,乃至於缺乏接班之企業被迫轉讓甚或關門者日益增多。至於獲得接班的企業,由於未必是最佳人選,普查發現上市公司接班前後5年間,股票市值平均跌幅達56%,顯見若非接棒不順,就是所託非人。
除了業績衰退、股價下跌、客戶流失、關鍵人才被集體挖角,有些還爆發財務危機、家族紛爭、觸法事件、股票下市或公司被市場派吞噬等不幸。這些危機其實不時潛伏,但因創業者或原先掌門人領導有方、高瞻遠矚、交情深厚、誠信威望或危機防範得宜,讓變數消弭無形。也因此,企業換上接班人後若領導偏差、決策錯誤或改革過頭,一個環節稍有不慎,終將釀成災難。
企業與政權皆守成不易
臺灣創業者多歷經時代考驗與刻苦磨練,對下一代因而要求嚴謹,加上不願親見兒孫紛爭,生前幾乎未進行分產及接班安排,以致過世後衝突糾紛或家族鬩牆不時上演。臺積電制度健全、實力雄厚,且經前次接班教訓後,相信已重作妥善安排。張忠謀告退後,公司中、短期內應無問題,較需留意的是技術能否維持優勢、3奈米新廠是否建廠順利。特別要當心的,就是關鍵人才被集體挖角的可能!
▲金剛組(株式會社金剛組)是一間日本建築公司,亦是現存世上最古老的家族企業。位於大阪的四天王寺便是其于飛鳥時期的作品。(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鄰國日本的中小企業,同樣面臨接班意願低落的問題,然因社會傳統底蘊豐厚,衝突矛盾不至於像臺灣這般嚴重。據統計,歷經幕府動盪及二戰浩劫的日本,至今創業逾百年的企業居然還有21,666家,包括200年以上的1,200家、300年以上的400餘家、500年以上的約30家、千年以上的7家,系全球長壽企業最多的國家,可謂世界奇觀。其中,創於公元578年(約於中國南北朝時代),至今經營達1,439年的建築企業「金剛組」,便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企業。
反觀中國大陸現存逾150年的老店僅5家,資料顯示,對岸企業的平均壽命約7~8年,小企業更只有2.9年,每年有近100萬家企業倒閉。美國也好不到哪去,62%的企業壽命不超過5年,只有2%的企業能存活50年,中小企業則6年餘,大企業平均壽命不足40年,一般跨國公司10~12年。而臺灣總體企業存活率,則爲13年。
這充分說明,「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國家亦然。秦始皇統一大業不可一世,崩殂後接班不繼,於是在時代浪潮翻滾下,帝國霸業15年間即化爲烏有!
安排接班與否都有變數
中共「十九大」閉幕後,二大話題最受矚目:一是後習近平時代的第二任期,將開創怎樣的新時代? 另一則是未見接班安排下,5年後的中國,將面臨怎樣的大未來? 有謂這玄機不排除習近平任滿後,將繼續執政的可能。
其實,無論企業或國家政體,提前公諸接班人選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接班明確,避免暗潮洶涌,爭權奪利;不利的是,一旦「儲君」表現過於突出,漸有危及當政者聲望權勢,或不符合現今掌權者期待,立馬有被「廢儲」的可能。
中國歷史上不乏其例,就算是親生太子也一樣。毛澤東當家時,即一再反覆斟酌接班人,還明確公開、甚至立書「最親蜜戰友」,結果一度被「立儲」的劉少奇、林彪下場悽慘;毛死後,王洪文遭判刑病亡,華國鋒被迫退出領導核心,唯有棉裡藏針的鄧小平,三起三落方於毛後的亂局中被拱上龍頭寶座。
就算被「立儲」進而登基,惟若危及既得利益集團的命脈,輕者被架空,嚴重者可能有性命危機。而習近平曾親身體驗,幸因爆發王立軍夜奔重慶美國領事館事件,讓胡錦濤與習近平聯手絕地大反攻,藉着「打貪反腐」進行清勦,奠定了習近平的統治基礎與空前權勢。
沒有計劃的安排接班,與沒有安排接班計劃同樣存在變數,所以「十九大」習近平未依慣例安排接班人選,當有其考量;至於其會否於任期屆滿後繼續掌權?目前言之過早,重要的是「穩定壓倒一切」。畢竟,5年內要解決的矛盾、要面對的問題、要貫徹的施政還不少,就算要交棒,孰優孰劣,也是未來的戰略工程,不必急於一時,免得夜長夢多!
好文推薦
●林健煉,《財訊》雜誌創辦總編輯、《自由時報》總編輯、副社長,臺灣電視臺監察人、東森電視臺董事、《民衆日報》發行人、東森媒體集團副秘書長、《新新聞》週刊社長兼總編輯。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