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天地量成交後,A股能否開展新一輪上漲行情? | 市場觀察

8月12日到8月14日,A股連續三天成交不足5000億元,上一次出現如此低迷的成交還是2020年5月25日。8月15日上午上證指數上升1.04%,報收2880點,兩市成交3964.61億元,人氣有所回升。

在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資深業內人士看來,短期內A股觀望氣氛濃厚,主要因爲一些業績半年業績不如預期,目前也依然是業績披露密集期,悲觀預期尚未完全兌現,部分個股依然處於股價和盈利磨底階段。

不過中長期看,歷史上每一次經歷了“地量”後,A股都大概率迎來反轉,可以看好未來A股長期表現,相比海外股市交易過於擁擠,目前A股性價比較高,出現了較好的“擊球點”,投資者應該好好把握,尤其是一些彈性更高的個股品種。

短期:擔憂半年報,觀望情緒濃厚

桓睿天澤基金經理莫小城表示,投資者對未來信心不足反映在成交量,2005年、2014年和2018年等年份都出現過類似情況,基本面來看短期有一定不確定性,長期來看是一個多年難遇的好機會,趁着這個時機要做好充分準備和佈局的階段。從半年報來看,部分行業和上市公司並不理想,不過市場下跌也是反映短期業績上不好的預期。但從逆向佈局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也表現出很亮麗的業績,價格已經非常便宜,長期具有很好的成長性與確定性,現在已經出現了“白菜價買黃金”的機會。市場這一次的估值跟過去幾次底部對比,已經非常具備吸引力。

申萬宏源上海分公司資深財富顧問車千里認爲,近期很多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披露,投資者也非常關注企業盈利狀態,雖然好多企業的業績還可以,但因爲風險偏好問題,企業需要超預期的業績才能打動投資者,不過一些公司更多因爲信心不足導致股價下跌。看歷史的話,2018年年底也是不斷縮量,2019年開啓了一輪大反彈;2020年5月縮量以後的幾個月也是比較好的行情;目前預計2025年的機會都會比2024年好。

“目前市場距離反彈非常近,每次地量前後都有地價出現,短期來看判斷底部並不容易,但已經到了要選擇方向的時候”,鑫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胡宇表示,這是2月2635點以來又一個低點。從估值角度看,A股破淨比例超過了14%,也是歷史低點的特徵。

恆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一表示,5000億元以下的成交代表市場情緒到了一定的階段,尚未看到很強的催化和支撐,依然在一個磨底的過程。不過長期看,投資者要更看重換手率,2016年1月,2020年5月都有類似情況,換手率分別是0.61%和1.02%,2016年的時候縮量更嚴重有“熔斷”的因素,2024年這一次成交額跌到5000億以下,換手率大約0.75%左右,過去多次換手率跌破0.75%,隨後一個月左右時間都能取得較好收益。

長期:價值投資擊球區

業內人士認爲,雖然短期有一定困難,但長期來看已經是較好的佈局機會,相比交易擁擠度較高的海外股市,目前A股和港股都有更好的機會。

“現在是比較好的價值投資擊球區”,胡宇認爲,從估值、成交額、證券化率來看,都是到了很便宜的情況,9月出現大反攻的概率比較大。從證券化率看,目前滬深北三個市場總市值也就70萬億元左右,對比2023年126萬億的GDP而言,證券化率僅55%,這也是非常低的水平。從價值比較角度而言,美國股市總市值佔GDP已經達到200%左右,海外股市普遍存在高估情況,相比而言A股和港股都是更好的選擇。“股市有句老話,叫做‘橫有多長,豎有多高’。可以說明市場調整時間越長,未來上漲的空間越大。”

車千里表示,目前來看美股這些年的牛市,主要由7家科技公司拉動,交易擁擠度比較高,前期國內相關QDII產品也曾經出現較高的溢價。目前看美國可能出現經濟衰退,到底是硬着陸還是軟着陸還需要觀察,投資者也已經預期美聯儲9月降息應對,過去經驗來看開始降息後的時候美股表現反而一般,建議投資者適度降低對海外股市的配置比例,增加對國內股市的配置。

張一則認爲,從宏觀環境來看的話,2000年美股經歷了信息高速公路帶來的經濟繁榮,互聯網逐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時美聯儲也是多次加息,隨後互聯網泡沫走向破滅;而2024年這一次人工智能技術革命帶來的股市繁榮,但目前來看技術革命依然沒有帶來應用端產品的繼續提升,如果未來半年到一年人工智能應用依然沒有新的革命性應用產品,美股泡沫破滅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未來如何選股?

投資者對A股的“審美偏好”,近年從成長股轉向高股息,業內人士認爲如果出現下一輪牛市,其他彈性更高的板塊值得配置。

胡宇表示,能源、有色個股在上半年有較好表現,近期大宗商品價格有一定回調,這跟上市公司業績相關。能源股在過去幾年表現比較不錯,這三個月出現了“中場休息”,估值修復過程有一定的實現,但依然沒有到高估的時候,在市場依然悲觀的階段,高股息個股受到投資者追捧。不過如果市場預期扭轉,投資者應當選擇更多彈性高的品種,

“比如券商股,券商業績跟隨市場週期性波動,在市場調整階段券商業績普遍下滑,但到了牛市階段,券商股又會出現業績大幅飆升,當前證券行業已經通過兼併收購從而做大做強,未來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關於未來其他板塊的選擇,胡宇也表示,新質生產力方向,投資者要涉及,比如芯片、消費電子、人工智能等都有佈局;而在舊的生產模式上,也會關注那些隨着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的公司,某些行業龍頭隨着市場份額的提高,可能盈利能力不減反增。

車千里認爲,高股息是近兩年表現比較好的板塊,如果短期股價上漲較多,股息率也會下降,也看到一些相關個股在7月和8月出現一定幅度回調,從擁擠度角度來看,還沒到很擁擠的角度。券商股來看的話,參考國外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行業也會受益於未來成交量修復的提升。

莫小城認爲,預計接下來A股上市公司會出現比較多的分化,有部分公司在特殊時期有更好的增長。比如醫療行業,帶量採購以及醫療反腐敗讓醫療行業股價受壓,參考過去30年的日本,醫療行業出現比較多的大牛股,比如一些企業從仿製藥轉型到創新藥的時代。目前中國人口老齡化將會繼續增加對醫療行業的需求,醫療大健康行業依然是比較確定的投資機會。

張一表示,每一輪牛市的方向都不一樣,2007年的牛市主要是房地產相關,2015年的牛市是移動互聯網相關,2017年是核心資產和龍頭企業,2021年則是新能源革命;如果A股有下一輪牛市,投資者也要關注政策,目前更看好人工智能革命,以及新質生產力方向,某些個股將會從炒概念到炒業績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