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若發生海嘯 日學者:核廢場絕對不堪一擊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天秤颱風重創蘭嶼,當時有居民形容大浪直接侵襲有如小海嘯日本東京都美林大學人類學教授中生勝美組成的調查隊前往勘查,發現廢場完全沒有抗海嘯設計,萬一真的遭海嘯攻擊,絕對會「不堪一擊」。

▲天秤幾乎讓蘭嶼成爲廢墟(圖/顏子矞提供)

團隊是在上個月31日前往蘭嶼,進行輻射值檢測,採樣土壤追查是否發生海嘯,並於3日在臺東社區大學,發表當地核廢場抗嘯的能力的初步看法,強調結果要等回日本分析調查後,才能下定論

根據《自由日報》報導,中生勝美表示,他在蘭嶼調查20幾年,政府和臺電都否認會發生海嘯,所以從核電廠到核廢場都沒有抗嘯設計,但在當地的口傳史中,於1771年曾經有過海嘯在當地,引發浪高逾40公尺,更懷疑東清灣沙灘,可能就是當時形成的。

中生勝美指出,蘭嶼核廢場圍牆雖有海拔10公尺,但外形和內部構造卻完全沒有抗嘯能力,縱使天秤颱風帶來的只是巨浪,但真的海嘯覺對比這個恐怖好幾倍,核廢場是絕對不堪一擊的,至於核廢桶也可能隨黑潮流入日本。

對於日本學者指控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4日發佈新聞澄清,臺電公司曾就蘭嶼貯存場遭受海嘯侵襲的情節進行模擬,評估結果該區最高的海嘯高程爲4.29公尺。

原能會進一步解釋,貯存壕溝位置依地形共分6種,其最低層離海平面高度爲11公尺,而貯存場外圍海堤護岸底部標高爲5公尺的巖盤,護岸上有環島公路通過,其路面標高9公尺、路寬8公尺,離海岸水線有數十公尺遠;貯存場外圍亦設有圍牆,其高度離海平面爲12.5公尺、寬1公尺,蘭嶼貯存場的安全設計可以防範海嘯的侵襲。

海嘯侵襲的評估方面,原能會指出,臺電公司曾利用丹麥水工發展的水動力模組MIKE 21HD (Hydro- Dynamic),模擬蘭嶼地區可能的海嘯。假設地震發生位置分別爲東北東方及南方海域,地震規模最大爲9.3,地殼因地震隆起10公尺,隆起面積爲100公里×100公里,隆起歷時10秒。

至於模擬結果,原能會表示,震源若發生在臺灣東北方550公里處,蘭嶼附近海域海水位擡升 0.17公尺;震源若發生在臺灣東方約450公里處,海水位擡升4.29公尺;震源若發生在臺灣正南方300公里處,海水位擡升2.86公尺。以上之海嘯高度均低於蘭嶼貯存場外圍圍牆的高度12.5公尺,故可確認其貯存安全,請民衆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