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隻國資母基金入局 eVTOL 適航取證加速,低空經濟何時真正“起飛”|2024年終盤點

《科創板日報》12月29日訊(記者 李明明)臨近年底,已站在風口一年的低空經濟,依然支持政策不斷。

本週,國家發改委新設立了低空經濟發展司,具體職責包括擬訂並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協調有關重大問題等。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積極出臺政策搶抓風口,競逐打造“低空之城”。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安徽、江西、重慶、廣州、貴陽、武漢、蘇州、無錫、瀋陽等十個省市發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其中,規模最大的達到200億元,總規模已超千億元。

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在號稱低空經濟元年的2024年,融資端正出現新動向:低空經濟已成爲今年國資及政府引導基金最青睞的賽道之一,國資及政府投資平臺正在大舉進入。

關於2025年的低空經濟產業融資趨勢,沃蘭特航空合夥人、高級副總裁黃小飛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該行業國資頭部集聚效應明顯,市場融資集中於前三到四名公司,國資投資佔比較高,少數公司能獲得市場化耐心資本。同時運營競爭分化,製造和運營鏈條開始耦合,運營競爭加劇,少數企業將獲頭部認可。

經過一年的孕育與發展,低空經濟產業鏈各環節的方向逐漸清晰。展望2025,該產業在新的一年又將呈現哪些新趨勢?

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2025年將是低空經濟全面推進之年,各地的低空經濟指導意見將會與執行方案結合更加緊密,路徑更加清晰,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將會集中規劃建設,一些行業標準也將陸續推出。

水木創投合夥人宋峰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低空經濟在消費級已經形成大疆無人機一家獨大的較穩定市場格局;在農業植保、電力巡線、環境監測等行業應用領域已經有較成熟應用;在物流方面的應用則已經有序開展。但在行業政策、基礎設施等方面有待完善;載人eVolt方面仍在逐步完善產品和技術,並開始探索旅遊、通勤等方面的應用。融資將向行業應用的無人機龍頭企業集中。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總經理楊嶺則對記者表示,2025年更多元的eVTOL產品譜系研製與適航認定仍然是行業核心主線,部分eVTOL產品在運營服務方面的突破也值得期待,有望形成更完整的eVTOL商業化內涵。

“總體判斷明年低空經濟發展環境將更加友好,低空經濟整體將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實踐探索示範仍是主基調,低空裝備、低空運營、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保障等各個環節均將形成階段性成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技術體系也將在探索中加速完善與優化。” 楊嶺說。

低空經濟投資:國資及政府基金成主力

今年以來,衆多實力雄厚的國資企業正紛紛涌入低空經濟賽道。12月20日,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其六大股東均爲上海重量級國資國企;緊接着,12月21日,湖南省低空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也應運而生,股東名單中同樣集結了多個湖南當地國資;12月24日,再度傳來中國郵政集團宣佈成立無人機公司的消息。

更早前,深圳低空產業發展服務有限公司於2023年11月成立,這是全國首個地方性低空經濟國資平臺。

組建平臺公司之外,國資和政府引導基金還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積極助推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可以看到,在低空經濟領域多家頭部企業的投資方名單中,國資及政府引導基金的身影頻現。

沃蘭特航空的多輪融資的投資方中,就有自貢創發、南山戰新投、北京機器人產業基金等國資及政府引導基金。今年5月特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完成的B輪融資,有深圳中小擔創投和上海自貿區基金的參與,後者是全國首隻自貿區主題投資基金;今年7月,成都科創投集團宣佈,其下屬成都重產基金完成對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B輪投資。以擅長風投著稱的合肥自然也不例外,12月初零重力飛機工業宣佈完成的超億元A+輪融資,正是由肥西產投獨家領投。

基金活水帶來了產業爆發,國內低空賽道擠滿了國資及政府投資人。

據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258家低空經濟相關的項目公司獲得過融資,關聯基金930支,其中,國資母基金有40支,政府引導基金30支,關聯投資機構有444家。沃蘭特、沃飛長空、億航智能、時的科技、零重力、小鵬匯天等一長串的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都得到了資本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入局低空賽道的國企以交投、城投以及國投公司居多,它們通過直投以及參設股權投資基金等方式佈局。

國資加速參與對低空經濟發展有何影響?楊嶺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多地國央企入局低空經濟產業,將給低空經濟發展帶來的三個方面的增量,一是更多豐富的優秀人才隊伍進入低空;二是更多中長期產業資本進入低空;三是更多研製主體將提供更豐富多元先進產品與服務,這三方面增量均會對低空經濟的中長期快速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羅軍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國資將主要擔負低空經濟重要平臺、空中和地面基礎設施,配套設施,航線特許運營,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等,代表政府對當地低空經濟的統籌,運營和佈局。

宋峰也對記者表示,在低空經濟發展中,央企國資具有資金體量大、能夠長期投資的優勢,可以投資長週期的基礎設施,打造較大體量的應用場景,支撐低空經濟的長遠發展。

各地對“天空之城”的競逐也進入白熱化。財聯社創投通-執中數據顯示,從國內現存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這一維度來看,廣東、北京、江蘇排在了全國前列。

今年以來,廣東已有約40家國企(包括省屬國企及地方國企)入局這一賽道。其中,廣州、深圳、珠海是廣東發展低空經濟的核心城市,這些地方國資實力也相對較強,因此佈局低空經濟的國企力量活躍。總體來看,廣東國企在全產業鏈條都有涉獵,但更多國企還是利用自身資源基礎在下游拓展“低空經濟+”業態,或者參與基礎建設、保障服務等。

比如,在低空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深城交低空方案總監歐陽新加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爲支撐安全、高效的低空飛行和產業快速集聚發展需求,作爲低空經濟全鏈條落地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城交構建“低空數字化平臺、創新基礎設施、飛行運營服務”系列創新產品與工程,支撐各地低空“管起來、建起來、飛起來”。“目前深城交已具備多個低空測試場方案和工程經驗,提供上百種零部件、整機、應用場景測試能力,爲提升區域低空產業吸引力提供支撐。”

一個問題也相應浮現:在低空經濟發展中,國資國企具有哪些優勢、又可以發揮何種作用?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目前,國資國企在低空經濟領域主要分佈在兩大塊。首先是航空製造環節,例如航空工業通飛以通航產品爲核心主業,其中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已經成功完成海上、陸上、水上首飛和航空應急救援綜合實戰演練;其次是機場設施設備、油料保障等配套服務環節,例如中國航油以及各地的機場集團等。

“此外,國資國企對基建設施、保障服務系統平臺的搭建等方面展現出強烈的關注和興趣,針對低空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國資央企可以從全產業鏈上游發力,承擔起低空基建使命。”

eVTOL成關注焦點,投融資集中傾轉旋翼構型領域

作爲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eVTOL一直被熱切關注。隨之而來的是政策託舉、融資升溫。

政策層面,今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明確推進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一批新型消費通用航空裝備適航取證;鼓勵飛行汽車技術研發、產品驗證及商業化應用場景探索。

多地隨之出臺支持eVTOL發展的相關政策。深圳提出,加快推動載人eVTOL等低空航空器產業化,對研製載人eVTOL、飛行汽車並實現銷售的在深圳實際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低空經濟企業,給予一定比例銷售獎勵;上海則提出,培育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領軍企業,重點研製4-6人座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

從運行模式看,eVTOL既包括有人駕駛航空器,也包括無人駕駛航空器,目前國內在研的數款eVTOL均爲有人駕駛類型。從動力產生方式看,可分爲多旋翼、複合翼(或稱“垂直起降固定翼”)、傾轉旋翼、傾轉涵道等類型。

就國內製造商而言,多旋翼依靠旋翼升力大小實現飛行,代表公司包括億航智能、小鵬匯天等;複合翼的代表企業則有峰飛航空、沃蘭特、御風未來等多;而傾轉旋翼,涉及沃飛長空、時的科技等一衆主機廠。

eVTOL廠商多爲初創公司,研發投入巨大,融資是公司發展下去的關鍵支撐,而投資人選擇何種路線的eVTOL企業也成爲焦點。賽迪顧問發佈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目前,國內eVTOL整機制造領域的投融資主要集中在傾轉旋翼構型領域,資本比較看好這一技術路線因而加大了投資。

由清華團隊在2022年創辦的追夢空天科技,就採用了傾轉旋翼構型技術。目前,追夢空天已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等。今年,追夢空天完成噸級混動傾轉eVTOL(DF600)第一階段試飛,是繼美國JOBY公司後全球第二家進入試飛階段的混動傾轉eVTOL企業。

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合夥人、英諾天使基金執行董事丁昳婷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選擇投資這家公司主要是出於團隊看準了真實的市場需求,並且在傾轉旋翼方面較有技術優勢。團隊組合也很完整,現在也已經成長爲混合動力傾轉旋翼頭部企業。

在預測明年低空經濟以及eVTOL的發展趨勢上,其認爲最真實應用場景從偏特種方面開始,“今年的珠海航展總體也呈現出這一趨勢,”然後逐漸向大衆民用方向發展,而發展速度則與低空空域的管理以及開放程度,包括相應的認證管理等因素,都有很大的關係。“在各地的大力支持下,明年也許會有某些地方在這些因素方面開放特殊的窗口。

商業化運營還有多遠?

儘管,低空經濟領域的創業和投資都非常火熱,但eVTOL以及整個低空經濟距離真正“起飛”,還需滿足不少條件。

比如在投入商業運營之前,必須通過嚴格的適航審定。適航審定,是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司在民用航空器投入市場運營前,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的若干監督檢查工作的總稱,也是保障民航安全的第一道關口。

羅軍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eVTOL整體上還需要拿完TC(生產許可證型號合格證)、PC(生產許可證)、AC(標準適航證)以及OC(運營合格證)四大認證,才能投入商業化運營,目前看來還需要兩三年時間。2025年,將會有更多eVTOL企業在研發階段取得突破,也將會有更多科研機構和企業進入這個賽道。

黃小飛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總結,2024年是中國低空經濟元年,2025 - 2027年將進入產業加速階段,也是全球領先主機廠進入適航取證的核心階段。目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已於2024年1月1日生效,未來將形成以民航局爲主導,多地方管理局及委託第三方機構聯合對無人機上游進行審定的局面。

當前,億航智能、時的科技、零重力、沃蘭特、峰飛航空、小鵬匯天、磐拓航空、御風未來、沃飛長空等eVTOL飛行器製造企業都在積極取證。

今年4月7日,民航局正式向億航智能頒發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也是全球eVTOL行業內首張生產許可證。加上此前取得的TC、AC, EH216-S在中國民航適航審定領域已集齊三證,邁入規模化生產階段,爲其下一步的商業化運營提供了重要保障。

北京一家低空經濟諮詢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企業拿到無人機的適航證書,需要一段相當長時間的測試和審定過程,行業期待無人機適航審定可以適當加快,豐富低空經濟飛行器的型號供給。“一般來說,型號合格證的審查環節比較複雜,耗時可達3-5年。未來越來越多的國產eVTOL將獲得適航認證,這會爲eVTOL 市場的繁榮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此外,空域改革也是低空經濟“乘勢而飛”的核心關鍵。近期,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和重慶,開展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試點,對600米以下空域授權部分地方政府進行管理。

業內普遍認爲,這一試點舉措,標誌着我國對低空經濟的探索進入了實際性發展階段。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試點600米以下適飛空域交給地方政府管理,是對空域管理進一步的權限下放,將使低空企業在空域申請上更加便捷。“目前期望是起飛前2小時申報就能飛,實際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

黃小飛認爲,2025年會有更多地方開放空域,上述六城即將開展eVTOL試點,這是在已有省份全域低空開放基礎上的新一輪試點探索,“且開放趨勢不可逆,未來可能還有更多批次。”

其進一步表示,目前,全域低空開放試點省份已有湖南、江西、海南、安徽、四川等,加上即將開放的幾個試點城市,開放已有延伸至核心城市的趨勢。在此過程中,新模式、新業態、新場景將不斷涌現,但同時也需要產業界配合管控安全。“例如山西、山東平陰的探索雖有問題(地方政府涉及低空經濟特許經營權單一拍賣後被叫停),但仍有意義。”

羅軍則認爲,隨着國家低空經濟政策的全面推進、相關部門分工逐步趨向明確,空域管理或將進一步放開,“有希望放權至地市級政府層面,但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