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改再向前丨萬億級低空經濟如何加速起飛?

(原標題:深改再向前丨萬億級低空經濟如何加速起飛?)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作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賽道,低空經濟正“加速起飛”,滿足人民對便捷生活的更多期待。

打開窗戶,快遞包裹從天而降;下了班,打“飛的”回家;坐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遊覽壯麗山河……這樣的生活還遠嗎?

低空經濟越來越忙,低空交通該怎麼指揮?

要飛得快,也要飛得穩。低空經濟的基礎建設十分關鍵。在廣東珠海,低空空域協調服務系統就像“空中紅綠燈”,協調各類飛行器“停、走、等”,還能生成“空中地圖”,讓市民的飛行更安全,讓空域的放開更安心。

低空經濟還將怎樣走進我們的生活?

低空經濟要“空中飛”,也要“落地用”。城際和市內客運航線的開通,讓打“飛的”回家不再是夢。在廣東深圳,從深圳北站打上“飛的”,25分鐘即可到達中山市區。

低空經濟如何飛得更高、更順暢?

空域便捷靈活供給是關鍵。四川省將以前一塊空域只能夠一家用戶飛行,轉變爲一個空域能夠多家用戶同時飛行;將以前需要至少7個工作日,多家部門審批的空域使用流程,簡化爲起飛前報備就可以。

低空經濟正乘勢而飛,近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低空經濟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今年上半年,新註冊無人機近60.8萬架,無人機累計飛行小時數達981.6萬小時。

低空經濟前景誘人,更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爲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提供了巨大空間。但只有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因地制宜發展,才能讓新質生產力“加速起飛”,飛入千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