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重在降本增效
今日社評
本報特約評論員
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就是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辦法,通過價格槓桿調節車輛的出行安排和路徑選擇,引導錯峰出行,提高通行效率。此次方案從路段、車型(類)等六個維度提出差異化收費構想,各地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差異化收費方式,從而實現科學施策,精準調流。
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近日印發《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要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進一步優化完善分路段差異化收費、分車型(類)差異化收費、分時段差異化收費、分出入口差異化收費、分方向差異化收費,及分支付方式差異化收費等模式。(相關報道見A6版)
公路是我國覆蓋範圍最廣、通達程度最深的交通基礎設施,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地位舉足輕重。其中,高速公路以3.4%的里程,承擔了全路網約58.2%的貨運量,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對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不過,在高速公路的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不平衡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同區域,同一區域不同路段,同一路段不同通行時間、不同方向的車流量都存在明顯差異。
過去,高速公路主要按車型和里程數計費,標準實行“一刀切”。2016年8月,交通運輸部發文首次提出“探索高速公路分時段差異化收費政策”。2017年,山西、浙江、河南、湖南在全國率先開展試點,對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實行分區域、分時段、分路段、分車型、區別支付方式、區別行駛里程等差異化收費政策。有了多年的試點經驗,由點及面、全面推開的時機已經成熟。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備受社會關注。
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降本增效是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是要降低物流成本。作爲具有典型價格槓桿調節效應的收費模式,差異化收費有助於讓車輛使用人和物流運輸主體在高速公路出行時主動選擇符合自身成本最小化的方式。這實際上賦予了車輛使用人和物流運輸主體出行高速公路時的成本最小化選擇權,有利於降低出行成本。
統計數據顯示,多年來我國路橋費佔運輸企業成本30%以上,成爲物流業的沉重負擔。一些貨車司機囿於高昂的通行費,只得放棄高速公路改走國道,運輸時間大大延長。而從試點情況看,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有力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減費效果明顯。如湖北省從2018年6月開始試點,推出延長客貨車通行費優惠時間、提高兩條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幅度等措施,每年爲企業降低物流成本6億元。
此次交通運輸部等三部門方案提出,堅持以現行收費標準爲基礎、差異化下浮的原則,釋放出減費讓利的積極信號。方案還要求,具備條件的地區探索定價方式改革,“將現行政府定價調整爲指導價,以現有政府定價收費標準爲上限,賦予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一定的定價自主權”。定價自主權的下放,有助於發揮經營主體的積極性,通過良性競爭帶動通行費下調,增強廣大車主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二是提高通行效率。到2020年底,我國高速公路總里程達16.1萬公里,穩居世界第一。在加快路網建設的同時,如何提高路網通行效率是一門學問。目前,一些高速公路不同程度存在冷熱不均現象,有的路段車流量大,有的路段車流量小,晝夜通行量不均;同一條公路上,不同方向車流量差異明顯。
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就是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制定科學合理的實施辦法,通過價格槓桿調節車輛的出行安排和路徑選擇,引導錯峰出行,提高通行效率。此次方案從路段、車型(類)等六個維度提出差異化收費構想,各地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差異化收費方式,從而實現科學施策,精準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