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更貼心,金融更惠企(現場評論)

劉溫馨

在山東濟寧嘉祥縣,主要從事良種育繁推一體化經營的瑞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由於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和擔保,融資一直較爲困難,流動資金時常短缺。沒想到,一場“行長訪廠長”活動送來了“及時雨”。

不久前,當地金融部門組織13家金融機構與企業面對面。瑞谷農業負責人道出資金難題,縣工商銀行負責人馬上推薦“供銷農資貸”,並當場安排銀行專人與轄區供銷社、農業發展信貸擔保公司對接。兩天後,100萬元的信貸資金到賬,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行長訪廠長”是金融機構主動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動體現。實踐證明,因地制宜創新方式方法,促進銀企有效對接,有助於爲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讓相關企業得到及時幫扶。

普惠金融是支持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有效實施的重要金融服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羣衆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切實解決貸款難貸款貴問題。”相關金融機構撲下身子、靠前服務、優化流程,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與保障能力,構建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就能使經營主體融資更加便利。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產業發力方向存在差異,在優化普惠金融服務時,應注重因地制宜、“精準滴灌”。比如,爲激勵高碳排放產業低碳化轉型和重點產業生態化改造,浙江麗水以“企業碳效碼”評定爲導向,實施差異化綠色信貸政策,推出“碳效貸”等業務。針對山區海島縣等重點縣域,近10年來浙江已累計開辦主要服務縣域的地方特色險種120餘個。完善差異化金融支持機制,面向不同經營主體分層分類提供定製化服務,事不避難、實處用力,方能更好以金融活水滋潤髮展沃土。

對金融機構而言,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息和管理成本,往往比服務大企業高。但是,數字技術爲進一步拓展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廣度和深度提供了有利條件。辦理時大數據一鍵“畫像”,快速完成產品匹配,秒申請秒到賬……實踐中,有的地方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爲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支撐;有的機構建立全流程的數字化風險管理體系,滿足中小微企業短期、小額、高頻、急用、分散的信貸需求。着眼未來,持續推動科技賦能金融服務,讓數字金融與普惠金融相互促進,定能不斷提升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金融服務,連着企業經營的“小生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擴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中小微企業貸款覆蓋率、可得性和便利度,定能讓金融資源有效轉化爲中小微企業的前進動能,更好爲經營主體增信心、爲經濟發展添活力。

(作者爲本報經濟社會部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8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