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金融,不要被校園的概念忽悠了

文/王海天

主打校園信用消費市場火了。本週,趣分期宣佈獲得B輪融資,估值約10億人民幣。

分期消費的概念已經不算新鮮,因爲這是信用卡一直都在做的事。可以說趣分期是虛擬金融,但這也不是新模式京東還有白條、延遲30天還款呢。在趣分期的商業模式中,分期的資金其實不是趣分期自己的,而是另一端的投資方。趣分期就是一個P2P,對接兩端:債權人投資人

趣分期的火熱,其實並不在於當下的校園。雖然他們主打的口號是大學生分期購物,未來一定會快速轉型。原因如下:

校園是入口,不會是未來核心。如果主打3C品類和只做校園,趣分期很難獲得如此高的估值。首先3C屬於低頻消費,一個4000元的iPhone5s,趣分期賺1%的分期手續費也就40元錢,這中間還要和債券投資人分成,因爲借出款項的是投資而不是趣分期。另外,在這40塊錢的生意中,趣分期還要承擔債權人違約風險催款、出事後先行墊付等。一個5S分期,趣分期在過程中要涉及大量的工作評估風險、籤合同、賣出債券、後續跟蹤。據說趣分期目前已經發展到了1000多人的校園推廣隊伍。這個生意有多重和苦逼,一目瞭然。

說校園不是未來核心的另一原因是學生客單價太低。現在從用戶模式來評估,用電子商務邏輯來說,用戶是分爲不同級別的,比如京東把用戶分爲:鑽石金牌銀牌銅牌等。大學生這個羣體評估爲哪個級別呢?對趣分期來說,先不管用戶身份,當然希望用戶經常來分期,因爲分期越多,平臺賺得越多。另外一個是分期總價越高越好,因爲高客單價,纔有分期的價值,幾十萬的客單價,手續費也越多。我們還是拿5S舉例,趣分期通過手機切入一個學生用戶。下一次的分期是什麼呢?車?房?這些顯然不太可能。因爲學生還沒有到這個消費年齡。做旅遊、教育的分期呢?這個理論上是可行的。幾千元的客單價都大部分學生來說仍然是一個負擔。但不知道規模能做多大。

校園之於趣分期,只是一個切入口。趣分期可以通過學校的運營情況來分析數據,當作早期試驗田。最典型的比如風控。據說現在趣分期除了要求學生提供銀行流水、父母電話,連每學期成績單都要提供,以便做出好的風控。既然都當作入口了,那趣分期是否要賺學生的錢,已經不重要了。校園的分期,可以給趣分期提供巨大的運營幫助,以減小一下子進入社會市場的風險。

趣分期打出的概念是校園方向,但不要被忽悠了。對比的話,可以參照送外賣的那家,名叫餓了麼。

低客單價是現在,非標、高客單價是未來。目前的分期,不管是趣分期還是電商網站,主流的分期數額還是1萬元以內的商品。比如iPhone5S、數碼相機、電腦等。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是客單價相似,標準程度高。標準化程度越高,售賣的越容易,因爲消費者對商品本身已有認知。比如iPhone,對趣分期來說,並不需要在自己的網站上大肆宣傳5S的性能有多好、待電時長多牛逼。這個商品一放出來,消費者就知道了。

標準品的好處是省去宣傳,但壞處同樣有。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對於非常標準化的商品,平臺核心的競爭力是什麼?價格,是的。這是最核心的。其次是物流。比如同樣的iPhone5S,京東和國美價格一樣,你可能就選擇京東了。對於分期平臺來說,標準品的競爭就落到了分期利率了。誰的利率低,誰就可以搶佔用戶。而標準品是最容易打價格戰的,3C數碼、圖書,這些都是價格品類。所以,未來的趣分期一定不會把精力放在iPhone5S、6、6Plus分期上,因爲這個沒有差異化。

差異化,只能是非標品。比如房子、旅遊等。差異化的好處體現在競爭上,避免了5S只能拼利率的激烈競爭。而非標、高客單價的利潤率也更高。目前的幾千塊的標準品,只相當於一個用戶引流品類。並且,未來隨着競爭者的進入,一個5S的分期費用會越來越低。甚至,我覺得分期零利率都可能到來。就當是純戰略品類。

核心還是鎖定人。校園、低客單價都不是趣分期的核心,對於趣分期來說,未來的核心還是在圈人上。找到優質借款方,然後鎖定。只要優質的借款人和趣分期發生一次交易,趣分期就可以拿到這個人的所有數據。消費能力、習慣、大致喜好。有了數據後,則可以關聯到下一次交易。比如一個大四學生在趣分期分期買了部腎6,現在這個人要實習了,他可能要出來租房和尋找實習單位。租房還是要分期。由於趣分期有了用戶的數據,就可以個性化的推送租房的分期。當然,這個只是理論和邏輯,趣分期能不能做到,還要看數據分析能力。

這一輪的分期熱,校園消費只是表象而已,核心是線下優質的流量重新再發現。這個模式的好處是把消費鏈條做了重新分配,原來是貨匹配人,通過這一輪的消費金融,將逐漸變成人匹配貨。就像上文中提到的,一個人要工作租房了,分期平臺是可以提前預測出來的。因爲分期平臺有他之前的數據。用戶的消費,可以直接和分期平臺發生關係。離用戶近,離交易近。

校園只是一個入口,萬不可當作是分期平臺的全部用意。

(王海天供本站科技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簡介:垂直社區從業者、美股二級市場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