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化經驗爲何重要
(圖/路透)
俄烏戰爭震撼了歐美各國,也讓世人驚覺:堅持推動「北約東擴」的結果,竟然會造成這樣嚴重的後果。儘管烏俄雙方的和談已經展開,但除非烏克蘭人運用智慧,選擇真正對己有利的和解方案,否則很可能陷入長期的征戰之中,甚至血流成河,形成嚴重的人道災難。
在尋求和解與對話的各項方案中,經常被提及的選項之一是「芬蘭化」政策,也就是「維持小國的中立自主,既不依賴國際軍事聯盟的廕庇,也不輕易觸怒近鄰與強權,以期維持自身的獨立、和平與發展。」在西方強權的眼中,曾經對芬蘭化賦予貶義,但憑藉着此一政策,芬蘭人從1920年代以迄冷戰結束,在列強間維持中立,透過巧妙的平衡,成爲溝通東、西兩大強權的重要橋樑。
這一成功經驗,與芬蘭民衆心目中「最偉大的芬蘭人」馬達漢的一生傳奇,密切相關。馬達漢是芬蘭少數民族瑞典裔貴族,他精通德、法、俄及瑞典語。1887年秋天,20歲的他離開當時仍歸沙俄統治的芬蘭大公國,進入聖彼得堡騎兵學校,畢業後成爲俄國軍官。此後30年間,他參加過日俄戰爭,又曾遠赴中國西北刺探地理與軍情;隨後一路晉升至中將,成爲俄軍之中最高位階的芬蘭人。
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後,俄羅斯帝國瓦解,馬達漢回到赫爾辛基,領導芬蘭白衛軍打敗了紅衛隊,成爲政府軍的最高領袖。1939年他在分隔芬蘭與列寧格勒之間的卡瑞利亞地峽,設置了著名的「馬達漢防線」,以防範蘇聯的入侵。
1939年8月,史達林和希特勒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爲了延緩與德國的對決,蘇聯爭取空間與時間,在德國併吞波蘭的同時,佔據了波蘭和蘇聯的接壤地區。於是,芬蘭與波羅的海三國淪爲兩強交易下的犧牲品!德國承認芬蘭歸屬蘇聯。蘇聯要求芬蘭應將卡瑞利亞地峽的芬─蘇國界向北遷移,並在赫爾辛基附近的海岸建立蘇聯海軍基地。
馬達漢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思維瞭如指掌,敦促芬蘭政府作出必要的讓步,但政治人物卻拒不接受。結果,蘇軍入侵造成逾7萬芬蘭人死傷。但在馬達漢沉着篤定的指揮下,芬軍重創了蘇軍,造成蘇方死傷多達35萬人。這也就是著名的「冬季之戰」。
芬蘭人原先期待在抵擋住蘇聯第一波的攻勢後,會得到西方國家的奧援,但無論是英、美、法或瑞典、挪威,都口惠而實不至,這樣孤絕的處境和當今的烏克蘭面臨的考驗一樣,凸顯了大國政治的無情和小國的無奈命運。
1946年3月,馬達漢辭卸總統一職。後繼的總統帕錫基威與柯克能連續執政長達36年(1946-1982)。有鑑於戰爭的教訓,他們積極地與蘇聯維持友好互信,同時也推進與西方的長期合作,並且堅持中立,也拒不加入北約。這正是烏克蘭人當今面臨的抉擇。
「芬蘭化」的成功經驗反映了芬蘭人「以小事大」的高度智慧,但能否讓其他小國學習與反省?卻在未定之天!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