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化是夢魘還是夢想?

(美聯社)

黑海和臺海近期風雲日益吃緊,位居要衝的烏克蘭和臺灣面對強權壓力,深恐喪失主權國家的獨立與自主地位。「芬蘭化」是它們面對的共同危機。何謂「芬蘭化」?1979年的《紐約時報》解釋是:「一種可悲的狀態,弱小鄰國畏於超級強權的武力和政治的無情藐視,而對自身主權做出恥辱和令人難堪的讓步。」

美國與北約正爲搶救烏克蘭被「芬蘭化」而焦頭爛額。俄羅斯在烏克蘭附近集結約10萬重兵,作勢入侵,北約深恐其故技重施。俄羅斯已在2014年併吞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並支持烏東的分離主義者軍備。莫斯科要求美國及北約保證,不會允許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並作出書面承諾,俄羅斯纔會降低緊張情勢。站在俄羅斯立場,卻是對北約東擴忍無可忍,必須強烈反制才能保住安全緩衝空間。烏克蘭若不能併入俄國,至少要芬蘭化,不容成爲外國威脅俄羅斯安全的幫兇。

在遙遠的東方,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美軍在沖繩以南海域進行聯合軍演。同日,39架解放軍軍機出現在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被認爲是解放軍對美日軍演表達「不甘示弱的態度」。在美中戰略對抗加劇的情勢下,北京加緊對臺軍事施壓,所要於臺灣者遠甚於芬蘭化,而是完全統一。臺灣的統獨兩派沒有共同的願景與語言,但「芬蘭化」肯定是可以用來對話的政治術語。因爲即使是統派,也不想生活在大陸現有的政治體制之下;獨派鑑於軍力不敵或是爲了避免戰火蹂躪,多不準備與中共大打一場獨立戰爭。芬蘭化提供南轅北轍的兩方公投思考的模式。

芬蘭模式指的是一個弱小國家服從一個強大鄰國的政治意志,以保持主權及領土的完整。二戰後,芬蘭爲了避免鄰近強國蘇聯併吞,在國際事務上順從蘇聯意見,並以自我檢查消弭、壓制國內反蘇聯聲音。這套「以小事大」作法被譏爲「芬蘭化」,藉以退而求其次,保住芬蘭的獨立國家地位。美國有學者在馬英九政府時代提出「臺灣芬蘭化」一說,對臺海兩岸的低盪作了負面描述,並主張美國可以降低臺灣在全球戰略佈局中的重要性。

芬蘭在1948年與蘇聯簽訂了互助條約,蘇聯承諾保障及不侵犯芬蘭的主權,但實際上芬蘭被蘇聯控制。冷戰期間,芬蘭沒加入北約,保持中立國的外交路線,維持獨立主權。蘇聯解體後,芬蘭加入歐盟後自主行事,但仍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維持不加入北約並與美國保持距離。美國曆來不少官員與學者提出「臺灣芬蘭化」,主要目的不是主張放棄中華民國,而是希望美國能避免爲了臺灣而與中共爆發全面戰爭。一如冷戰時代的芬蘭,外交與國防政策偏向蘇聯立場,卻又保持議會民主制度,被這些美國學者視爲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然而,在美中戰略對抗激烈之後,臺灣已成戰略上不能淪喪之地,必須對美國亦步亦趨,所以要求標準遠甚於芬蘭。北京亦然,不以臺灣芬蘭化爲已足。臺灣的獨派越來越不屑芬蘭模式,統派也瞭然北京不會接受,所以已少有人再提臺灣芬蘭化主張。即便如此,一個相關各方主觀意願都不接受的模式,在因緣俱足之後,也不無可能成爲各方妥協下的解決方案。所以,保持開放態度,保留一切可能性,或許不失爲不得不然的善策。畢竟,在事過境遷之後,一個避之唯恐不及的夢魘,也許會成爲求之不可得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