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大作戰!天然的未必好 選對成分纔有效

▲趁着好天氣戶外野餐放鬆心情,是現在許多人一到假日就會從事的休閒活動,但最怕遇到惱人的蚊蟲大軍掃了興致,所以在外出必備物品中,少不了隨身攜帶防蚊液。(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消費中心/臺北報導天氣漸熱,想要開心迎接夏天到來,穿着短衣短褲到戶外踏青、野餐或運動,卻得先面對惱人的蚊蟲大軍,就怕一回家發現雙手雙腳被叮咬了好幾個包。因此很多人隨身必備防蚊液、防蚊精油、防蚊貼片或防蚊手環,但現代人很注重使用成分,擔心有化學添加物殘留,而會特別挑選天然的防蚊產品,然而,醫師建議不要有天然迷思,因爲天然的並不防蚊!市面上防蚊產品多,有的號稱添加具有驅蚊效果的天然植物精油,像是薄荷尤加利香茅薰衣草天竺葵等,訴求抗蚊且不用擔心有化學殘留,因此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不過,標榜純天然成分製作的防蚊產品未經衛生單位驗證及管理,真正效果如何是個問號,專業小兒科醫師黃𪻐寧指出,以薄荷、香茅等精油成分製作的防蚊液爲例,若精油濃度太低,防蚊效果差,濃度太高則有灼傷肌膚的可能,且成分裡頭含有哪些不確定物質,所帶來的風險是另一隱憂,此外,防蚊效果可能僅維持短短几分鐘。如果天然的不見得比較好,那麼應該如何挑選安全有效的防蚊產品?經研究證實,獲國際間認可具防蚊效用的成分有4種,分別是DEET(敵避)、Icaridin(埃卡瑞丁,別名Picaridin派卡瑞丁)、IR3535,以及PMD(檸檬桉)。其中,DEET是經臺灣衛生福利部檢測通過,覈准使用於人體,但一般認爲含DEET的產品危險,其實只要正常使用,不僅可影響蚊蟲嗅覺,也不致產生毒性。黃𪻐寧特別指出,「在選擇兒童防蚊產品,其實並不需要避開DEET化學成分,只要注意不要讓2個月以下的嬰兒以及孕婦使用即可。」

▲選擇防蚊液不用特別避開DEET化學成分,只要在購買時,認明防蚊產品有衛福部藥品製劑許可證,一樣也能安心使用,且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也將DEET列爲指定使用的防蚊配方。(圖/業者提供)DEET雖然會散發蚊蟲不喜歡的氣味,讓牠們不會想靠近人體,但是濃度與使用方式仍會影響防護的時間和效果。濃度越高,防蚊效果的維持時間越長,適合蚊蟲較密集、天氣溼熱易下雨時使用,但建議成人使用濃度低於50%、6個月以上孩童使用濃度10至30%;使用時必須塗抹或噴灑在皮膚上才能發揮效果,通常藥效可維持數小時。例如市售有一款中美蚊避防蚊液,內含12%濃度DEET,約可維持4小時功效,且6個月以上孩童皆可使用,DEET(diethyltoluamide)中文名稱爲敵避、待乙妥或避蚊胺,是經實驗證明有效、最廣泛使用的驅蟲成分,若需長時間待在戶外或蚊蟲較多的地方,可適時使用含DEET成分的防蚊液擦在皮膚上,預防被蚊蟲叮咬。只是該成分列屬藥品管理,目前巿售含DEET成分並取得衛福部藥品製劑許可證的防蚊產品有5種,提醒民衆應挑選由衛福部覈准的藥品,且包裝上有「衛署藥制」、「內衛成制」、「衛部成制」的標示,才能購買到符合需求的防蚊液產品。

▲除了選擇對的防蚊液產品,使用方式也要特別注意。(圖/業者提供)另外,防蚊液要注意正確的使用方式,才能真正避免被蚊蟲襲擊。建議先仔細詳閱包裝上的使用說明,除了輕輕噴灑在沒有被衣物覆蓋的肌膚上,臉部使用時,應該先噴在手掌再塗抹,避開傷口或眼、鼻、口等黏膜部位;若是有使用防曬乳,建議先擦上防曬產品後,間隔15至20分鐘左右,再擦上防蚊液,以防皮膚過敏與不適。由於下雨、流汗溫度較高時,防蚊液容易流失,因此每4小時需補擦一次,才能完整保護肌膚不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