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轉型金融重在落地
轉型金融的發展有了最新進展。有兩則消息值得關注:一則是河鋼—中行綠色轉型金融聯盟3月底成立,將探索開發轉型金融產品、統一轉型金融評價體系、豐富轉型金融服務場景,逐步建立轉型金融支持河北鋼鐵綠色轉型的良性生態圈。另一則是上海市水上運輸業首筆轉型金融貸款於近日成功落地,爲中遠海運集團所屬中遠海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投放了7.5億元轉型金融貸款,推動水上運輸業低碳轉型。
地方的先行先試對於推動轉型金融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河北和上海對轉型金融的探索都務實而高效,着眼於業務“落地”,這也是推動當前轉型金融發展的關鍵。前者在轉型方案第三方評估、配套融資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先行先試,將有助於走出一條轉型金融落地的可行路徑,爲支持河北乃至全國鋼鐵行業綠色轉型提供借鑑。後者是依據《上海市轉型金融目錄(試行)》的一次重要嘗試。上海市將水上運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和航空運輸業六大行業納入首批上海轉型金融目錄支持行業。這六大行業的碳排放量超過上海全市的一半以上,其實踐將有助於上海市打造國際綠色金融樞紐,推動全市綠色低碳轉型。
先行先試無疑有助於轉型金融打破當前發展中面臨的一些瓶頸。近年來,面向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領域項目服務的綠色金融發展迅猛,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模式。而面向鋼鐵、水泥、化工等高碳行業綠色轉型的金融服務則面臨落地難、融資貴的困境。不少金融機構反映,在轉型金融服務過程中存在諸多堵點,主要包括高碳企業轉型項目專業性強、統計數據口徑不一以及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金融機構對其風險評估和把控較困難。
從整體來看,我國轉型金融還處於培育和起步階段。當前瓶頸之一正是建立轉型金融的框架和體系,包括界定標準、披露要求、轉型計劃等。中國人民銀行雖已發佈多行業(鋼鐵、煤電、建築建材、農業等重點行業)轉型金融目錄,湖州、重慶、天津、上海、河北五地出臺了地方轉型金融目錄或標準,但案例不多,業務場景有待拓展。下一步還需要儘快完善各項制度標準,擴大業務覆蓋面。
推動轉型金融“落地”的過程中需要多措並舉。可穩妥推出用於支持轉型金融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鼓勵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各項制度創新,用財政資金對綠色金融項目進行貼息,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同時,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的作用,更好識別綠色項目。目前大量綠色項目還需要人工識別,不僅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存在不少業務風險,可通過金融科技提高綠色資產識別能力。
由於大量高碳行業面臨轉型需求,從市場發展潛力來看,轉型金融的規模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成爲金融領域新的業務增長點。但也需清醒認識到,轉型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推動轉型金融平穩“落地”,防範各類風險。金融機構要考慮實際情況,不能在業務上“一刀切”,更不能因爲盲目追求轉型而造成企業經營困難。同時,還要警惕可能出現的“假轉型”和“洗綠”業務風險。(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陸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