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軍機暗藏「倖存者偏差」 軍迷樂道進了高考作文

沃德著名的「倖存者偏差理論源於二戰英美軍事計劃背景。(圖/取自中國軍網

實習記者孫若蜜綜合報導

今年中國最盛大的大學選拔考試高考剛於9日落幕,吉林雲南邊陲九省的作文題目「倖存者偏差」仍引許多考生在網上抱怨,「難哭了」、「別人是送分題,這個是送命題」。但不少數學迷、軍事迷卻對這源於二戰故事的題目津津樂道,《中國軍網》也以「飛進高考的戰機」爲題對此高考題報導。

大陸高考的作文滿分爲60分,佔滿分150分語文考試中的40%。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二戰”期間,爲了加強對戰機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倖存飛機上的彈痕的分佈,決定哪裡彈痕多就加強哪裡,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衆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爲這些部位收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資料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每年的高考作文題都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而「倖存者偏差」出現在今年高考「全國2卷」中,爲吉林、黑龍江、雲南、貴州、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及西藏這九省今年共計約180萬考生的作文題目,相對新穎,成爲令很多考生崩潰的難點。

考試結束後,不斷有人在微博上表示,「對不起,我連題目都沒有看懂」、「我不會寫,寫偏了,完蛋了」、「別人是送分題,這個是送命題」。

還有人因此劍指出題者,「感覺這道作文題目有些坑人,出題的人想標新立異,想出風頭,但是,這是高考,有多少學生就因爲你,或者與大學失之交臂」、「出這個題目的人,可以去死了」、「出寫題的王八蛋,直接出門撞死」。

▼考生在「@蘭州晨報」上評價「倖存者偏差」作文題。(圖/翻攝自微博)

但這道題目卻引起了千萬數學迷、軍迷津津樂道。《中國軍網》的報導表示,這個題目「在軍迷中炸開了鍋」,並分析題目說,「一次腦洞大開,就是軍事風雲的一次驟變;一次靈光乍現,就是戰場風雷的一次集聚。反彈琵琶曲更新,充滿着逆向思維的理論,總在不經意間影響着軍事革新的走向。」

微博大V「@軍事編輯部」也對此發表長文高考作文題中的戰爭故事——淺析戰略轟炸與倖存者偏差》,詳細介紹題目中的背景,即在1940年不列顛空戰中時,德軍He-111型轟炸機飛臨倫敦上空,誤炸了倫敦地區的非軍事目標,促成了英國對德國城市的戰略轟炸行動的這段歷史。

其中指出,在配套技術還不成熟的二戰期間,雖然轟炸機的航程足夠,但是飛機在高空很難瞄準轟炸目標,這一情況導致1941年英國損失了700架轟炸機,英軍而炸死的德國人在數量上甚至還要少於英國空軍損失的轟炸機組成員。

在英美聯手後,全名亞布拉罕•沃德的沃德,生於1902年的奧匈帝國。1932年就在維也納大學拿到了數學博士學位(當時他的導師是卡爾•門格)。儘管他很聰明(據稱小時候天天被父母補課),但由於他是一個猶太人,沒法在學校謀份工作,舉家移民到了美國。很快他便加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小組,這裡的學術精英們研究轟炸機航線和戰鬥機戰術。

▼沃德將每架飛機上的彈孔對照着在等比例模型上塗了墨,得到了這樣的結果。(圖/取自大陸網站

在大家都認爲就應該在紅點最密集的地方加上裝甲時,需要加強裝甲的地方是那些沒有標點的關鍵部位,即發動機艙駕駛艙和機身後段。沃德力排衆議,終於在阿登戰役之後讓盟軍戰略轟炸機裝上了裝甲。沃德也由此發展出了著名的倖存者偏差理論,後來他也作爲一名著名的經濟學家聞名於世。

「@軍事編輯部」在最後將這一理論與高考結合理解爲,「不要被沒考高考而成功的人矇蔽了雙眼,只不過他們罕見才被報導了而已。」

▼猶太經濟學家沃德年輕時。(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對此,北京大學畢業作家寶樹也透過文章《從「倖存者偏差」看素質教育之爭》表態,「倖存者偏差的概念以高考作文題的形式出現,而關於高考常常討論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問題,事實上也可以,而且非常有必要用倖存者偏差來分析。」

他提到,「可以舉出許許多多這樣的例子,某作家高中輟學卻一舉成名,某企業家初中沒畢業卻創業成功……但這其實是在另一個方面落入了倖存者偏差的思維陷阱。這樣的成功者畢竟是少數,並不能代表應試弱勢人羣的平均素質。」

▼各省近7年的高考人數與變化趨勢,能看出陸生的兢爭激烈;今年高考有近1000萬學生參加,其中4分之1的人無法上大學。(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他還指出,「從宏觀統計角度講,學歷和事業發展總是呈正相關的。若干反例被廣泛傳誦,恰說明其稀罕,一個順風順水讀完重點大學,再出國深造的人才,在事業上做出成績就遠沒有一個小學沒畢業的差生成爲億萬富豪那麼吸引眼球。」

寶樹最後說道,「把應試教育所重點考察的能力歸結爲考試的能力,未免貶低過甚,事實上其中很多都是人在教育中所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比如讀寫、計算、推理能力,不能說僅僅在考試中才有用處」,「若按這種思路操作,彷彿是研發機翼和機尾等處重重加固,駕駛艙和發動機等要害卻防護薄弱的戰機,讓下一代這樣飛向未來社會的戰場,纔是最令人憂慮的前景。」

▼張永樂老師從高考全國2卷講起,論「倖存者偏差」到底是什麼。 (影/取自youtube)

北京著名數理知識網紅「張永樂老師」則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這個題目,並批評說,「有許多人研究成功學,從許多成功人士身上找到共同點,但卻忽視了那些也具有同樣特徵的失敗者等等」,所以他認爲,「倖存者偏差,一個活着就該明白的事」,作爲高考作文題目很有啓發考生的意義。

中國各省的教育資源、學生平均水準相差甚大,所以在高考上採取分卷的方式考試,主要可分爲全國1卷、全國2卷、某些省的自主命題卷。這些考卷本質的區別就是難度,一些考試大省,比如陝西,平均每年有55萬考生,他們爲了區別學生的差異就選擇用全國1卷,這個難度是最大的。像甘肅省,考生是大概在29萬左右,他們就用的全國2卷,會相對簡單些。

▼而今年這份相對簡單的卷子中,正是引起熱議的「倖存者偏差」作文題的出處。(圖/翻攝自大陸網站)

● 《ETtoday新聞雲》提醒您,請給自己機會: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