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補血” 千億專項債馳援中小銀行
臨近歲末,中小銀行注資“補血”明顯提速,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部門頻頻發聲,力挺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完善治理。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專項債券,支持四家地方銀行資本金補充。山西、陝西、浙江等地專項債也將陸續“開閘”注資中小銀行。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60餘家銀行通過(含計劃)發行可轉債、優先股、永續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金額超萬億。
業內人士指出,流動性風險是當前中小銀行面臨的重要發展瓶頸。今年在盈利普遍放緩的情況下,資本實力較弱的中小銀行對補充資本金需求明顯提升。加大資本補充支持力度,有利於支持中小銀行發展、緩解風險,也有利於進一步引導中小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中小銀行歲末“補血”提速
首個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計劃即將落地。中債網發行公告稱,廣東省將於12月7日招標發行100億元專項債券,用以支持四家地方銀行資本金補充。該債券由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作爲資金運營主體,通過間接入股等方式對四家銀行注資補充資本金。
日前財政部宣佈先行下達新增專項債額度2000億元,用於支持化解中小銀行風險。包括溫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內蒙古銀行等銀行已相繼披露地方專項債補充資本金公告。此外,山西、陝西、浙江三省均將在12月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額度分別爲153億元、46億元、50億元,期限均爲10年期。
各地專項債補充資本陸續“開閘”無疑爲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拓寬了渠道。近期,商業銀行發債“補血”明顯提速。根據Wind數據和相關公告,開年至今,已有60餘家銀行通過(含計劃)發行可轉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永續債、金融債和定向增發等方式補充資本金,金額超萬億元。
其中,永續債成爲中小銀行“補血”新寵。僅11月,銀行永續債發行量已超100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從發行主體看,中小銀行佔比超八成。
此外,鮮有使用的配股融資補充資本也打破七年沉寂。配股融資,簡單理解即上市公司向原股東打折出售股票進行融資。11月17日,江蘇銀行通過配股融資補資本的計劃獲得證監會覈准。業內認爲,此舉可以大幅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今年在商業銀行盈利普遍放緩的情況下,銀行補充資本金需求明顯提升,尤其是資本實力相對弱的中小銀行。整體看,銀行資本金補充壓力不減的情況下,年底銀行資本補充的積極性依然較高。
監管力挺多渠道資本補充
支持中小銀行資本補充一直是監管部門的政策着力點。近期,金融監管部門再次密集發聲,力挺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撰文指出,疫情衝擊下新老問題相互交織疊加。其中,銀行業不良資產反彈壓力驟增。一些中小金融機構資本缺口加速暴露。
根據日前發佈的銀行業三季報數據統計,截至三季度末,36家上市銀行中有15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出現下降,部分中小銀行下降幅度較爲明顯。其中,無錫銀行一級資本充足率較上年末相比下降1.33個百分點至8.87%,接近監管紅線。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的三季度銀行業運行報告顯示,總體上看,商業銀行的各項流動性指標數值都滿足監管指標的下限。其中中小銀行流動性風險面臨較大挑戰,未來還是應該在加強核心負債、降低負債成本、增加資本金補充和合理壓縮同業資產規模方面多下功夫。
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指出,下一階段,將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體系,對銀行體系開展全覆蓋的壓力測試,支持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貸款損失準備計提力度及覈銷處置力度,增強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和可持續經營能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認爲,流動性風險是當前中小銀行面臨的重要發展瓶頸。一方面,面對政策和市場的調整,中小銀行同業負債和資產縮表的壓力較大。另一方面,由於中小銀行存款先天不足,疫情影響下存款壓力更大。加大資本補充力度政策的出臺在支持中小銀行發展、緩解風險隱患的同時,也有利於進一步引導中小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統籌深化改革和風險化解
資本補充之外,下一階段,監管部門還將持續推進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風險化解,確保中小銀行穩健發展。
央行行長易綱近日撰文指出,從完善制度入手,支持中小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持續健康發展,形成各類銀行公平競爭的銀行體系結構。
郭樹清日前主持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提出,堅定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持續推動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化解風險,改革優化政策性金融。推動完善公司治理,強化股東股權和關聯交易監管。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指出,中小銀行的風險點集中於幾個方面,一是歷史上定位模糊,長期粗放經營,盲目貪大求全,內控體系不完善,資產質量歷史包袱較重;二是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一些行業性區域性風險有所加大,部分中小銀行既面臨展業方向不清,新增長點缺失,也面臨不良壓力巨大、資本補充不足的生存問題。
他預計,後續監管仍將統籌中小銀行發展、深化改革與防範風險。對於農信農合等涉農金融機構,進一步推進改制;對於問題金融機構,着力恢復其可持續經營能力和有序出清;對於多數中小銀行,則鼓勵其找準定位,實施差異化經營,在市場中找到自我發展之路。
武雯表示,當前中小銀行的生存面臨着大型銀行和外資銀行的雙重壓力,嚴監管下中小銀行業務結構調整迫在眉睫,需要積極推動其轉型發展。未來,中小銀行需不斷下沉服務中心,突出做好普惠金融工作,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突出自身特色、區域特色,提供差異化產品和金融服務,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記者 向家瑩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