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明內閣首輔,同殿稱臣的同時,高拱爲何要對徐階趕盡殺絕?
大明王朝1566,清流集團有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他們是同一利益集團的,三位的職業規劃是入閣成爲首輔。
徐階在鬥倒嚴黨之後,成爲首輔,他的人生也圓滿了。
高拱排名在徐之後,是裕王的老師,平時脾氣急躁,看起來沒有徐閣老那麼穩重。
高拱在大臣們心中,是一個心直口快的實在人。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他在接替了徐階的位置後,居然對前任下死手,讓徐閣老流落異鄉,高拱爲什麼會這麼做?
高拱是裕王嫡系
歷史上嘉靖三十一年,裕王開府讀書,性格耿直,傲慢,平時不站隊的高拱被嘉靖選爲老師。
這時之前的皇太子已歿二年,朝中還有裕王、景王兩位皇子,裕王年長,景王的母親更爲得寵,嘉靖一直沒有冊立太子。
朝中大臣也開始站隊,裕王前途未卜,作爲老師的高拱對裕王多方維護,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高拱不僅僅教授學問,還教導裕王安身立命的東西,“益敦孝謹,敷陳剴切”。
當時裕王處境很難,沒有人關心,高拱教他的,是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正是這樣,他從裕王府一衆老師中脫穎而出,成爲裕王最信任的老師。
在裕王老師的位置上,高拱一干就是九年,那時朝中嚴嵩、徐階鬥得天翻地覆,高拱都不摻和,不偏不倚。
隨着時間的推移,裕王的儲君地位日益明朗,嚴黨、清流都很看重高拱。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高拱升太常寺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被清流參倒,徐階成爲新一任首輔。
徐階也想巴結儲君的老師,於是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推薦高拱入閣。
這樣看來,徐階還是高拱的恩人,這兩人怎麼會結仇的呢?
嘉靖遺囑
嘉靖帝病重期間,作爲內閣大臣的高拱,搬到了值房,隨時待命。
那裡畢竟是臨時住所,高拱經常要去搬一些東西,暫時離開一會。結果在朝廷裡,御史彈劾高拱擅離職守,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算是給高拱的警告。
這背後的推手,自然是徐階,高拱不傻,自此和徐階結下了樑子。
徐階一直將高拱作爲自己的對手,始終在背後用一些手段,削弱高拱。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帝去世,原本應該由內閣全體商量起草遺詔,但徐階只和自己弟子張居正私下起草了遺詔。
高拱作爲內閣成員,隆慶皇帝的老師,居然被排除在外,這讓他非常不高興。高拱對徐階的忌恨也變得更深。
遺囑內容對嘉靖時期的一些行爲做了糾正,比如崇尚道教、方術等,還廢除了一些政策,給一部分官員平反,這是積極的一方面;但是他還突擊提拔了一大批官員。整個遺囑對嘉靖的評價並不高。
內容讓高拱非常不悅,認爲徐階有失公允,將事情從一個極端拖入另一個極端。
徐階與高拱兩人反目成仇,互相攻擊,高拱不得不回鄉養病。
此時徐階並沒有將高拱徹底打垮,一方面高拱是帝師,另一方面隆慶對徐的信任在不斷下降。
高拱的反擊
隆慶三年,高拱重新回到朝中,此時徐階已經回鄉養老了。
徐階是松江人,他們家是松江最大的地主,還控制了松江的棉布生意,徐家族中子弟橫行鄉里。
高拱回到朝中,其實和徐階已經沒有過多交集,但他爲什麼還要打擊他?
徐階作爲清流領袖,門生故舊衆多,高拱要在朝中站住腳,自然先要打擊他們的後臺徐階,將這股勢力拔出,也許也包含着隆慶皇帝的意思。
隆慶五年,高拱開始找理由處理徐階,用海瑞爲刀,利用徐階兩個兒子橫行鄉里,霸佔農田爲由,整的徐階相當悽慘。
徐階大量田產被沒收,兩個兒子還被罰去戍邊,徐階不得不去外鄉躲避,這讓威望甚高的徐階顏面掃地。
徐階自然明白這是高拱針對他的行動,於是他向老對手投降,提出自己不會再回朝堂。
但高拱性格執拗,又很霸道,根本不想放過他。
徐階不得不求助於曾經的弟子張居正。
張居正和高拱曾經在裕王府結下友誼,之後因爲徐階帶着他訂立嘉靖遺囑,高拱和他反目成仇。
張居正成爲世子老師,他又比較會做人,和李妃、馮保關係好,和高拱因爲權力的原因,矛盾也越來越多。
高拱口頭答應了張居正的請求,但依然沒有放過徐階。
直到張居正將他鬥下臺,徐階才平安落地,回家養老。
大明朝臣之間的矛盾,最主要是權力的分配,其次是各自的理想以及爲人處事的方法,這樣你就可以理解同爲朝臣的高拱,爲何不肯放過徐階,將他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