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入奧延期 這些難題亟需解決
來源:羊城晚報
近日,國際奧委會正式宣佈,原定於2025年年底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舉辦的首屆奧林匹克電子競技運動會(以下簡稱“電競奧運會”)將延期至2027年舉行。
自2024年7月國際奧委會第142次全會通過電競入奧決議以來,電競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便被視爲“破冰之舉”。然而,這場新興賽事的籌備遠未如預期順利。原計劃中,賽事由國際奧委會與沙特奧委會組成的六人聯合委員會主導決策,試圖在“奧運價值觀”與電競行業特性間找到平衡。但現實是,奧委會對電競行業的認知不足、籌備進度緩慢以及利益協調的複雜性,最終導致了延期決定。
此前,據外媒報道,在委員會進行賽事籌備時,遊戲發行商對賽事架構的空白、選拔機制缺失等問題表達了強烈不滿。例如,具體遊戲名單等關鍵要素長期懸而未決,而運動員資格認證體系的對接方案也未能明確。此外,2026年奧運體育議程已被米蘭冬奧會和名古屋亞運會佔據,進一步壓縮了電競奧運會的調整空間。
電競奧運會的困難之一,在於參賽形式的爭議。若採用國家代表隊模式,電競發展緩慢地區面臨“無米之炊”,因選手不足而難以組隊;而採用俱樂部模式,則可能削弱奧運會的國家榮譽屬性。這一兩難選擇暴露了電競全球發展不均衡的現實。
更深層的挑戰則來自規則制定。國際奧委會要求入選項目必須符合奧林匹克精神的非暴力原則,但頭部電競項目如《英雄聯盟》《無畏契約》等均涉及競技對抗元素。此前,杭州亞運會上曾嘗試將“擊殺”改爲“積分”;《和平精英》在杭州亞運會中以競速賽形式亮相,亦被觀衆評論“失去原味”。如何在不背離電競本質的前提下適配奧運精神,目前來看尚是一道無解難題。
遊戲版權方的態度也是阻力之一。熱門電競賽事由廠商主導,有成熟商業體系與固定賽程。像《英雄聯盟》等遊戲的賽事提前幾年便做好了規劃,電競奧運會作爲第三方賽事,缺乏傳統奧運權威性,難以讓遊戲版權方讓路。
電競奧運會的延期對行業生態造成連鎖衝擊。贊助商與轉播商的全年計劃被打亂。例如,央視將首屆電競奧運會列入2025年黃金賽事,延期可能導致其內容佈局調整。
但延期也爲各方提供了“冷靜期”,如何找到奧運和電競之間的“價值公約數”?國際奧委會需重新審視電競行業的特殊性,而非套用傳統體育的籌備模式。電競行業則需思考如何平衡商業利益與奧運價值觀,例如推動虛擬體育(如模擬賽車、虛擬自行車)與傳統電競項目並行,以拓寬入選範圍。
電競奧運會的延期,既是傳統體育與數字時代碰撞的陣痛,也是電競行業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正如國際奧委會所言,這場賽事需要“創造一個全新的組織模式”。若各方能借此契機彌合分歧,2027年的利雅得或將見證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虛擬與現實雙向奔赴”的體育盛事。
羊城晚報記者 陳旭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