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化的視野梳理「中國化」糾葛
兩岸歷經40餘年互動往來,仍存在着許多政治糾葛,卻又難以斷絕經濟關係,臺灣在面對「中國化」的挑戰之下,不論是經濟思維抑或是產業策略,都必須從「全球化」的視野加以分析,始能梳理其糾葛。圖/新華社
龍年伊始,萬象更新,中國大陸兩會也將在3月4、5日登場。由於大陸由今年元旦起取消ECFA「早收清單」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優惠,加上近期「金門事件」橫添變數,使得兩岸政經關係益趨緊張。因此,大陸兩會如何定調臺海議題,而臺灣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又如何因應,各界都高度關切。
儘管賴清德在總統勝選感言中善意表示,在其執政下願意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同時,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透過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以增進兩岸民衆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爲目標。然而由於民進黨長期將「臺獨」條款列入黨綱,如果賴清德上臺後仍延續抗中保臺路線,則對岸極可能以臺灣迄未改善世貿組織(WTO)所規範的「最惠國待遇原則」,持續對中國2,509品項產品執行進口管制爲由,而宣佈全面終止ECFA。如此一來,兩岸關係恐進一步惡化,企業界的憂心也將成夢魘。
近八年之前,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以「過去的回顧及未來之前瞻」爲主軸說明兩岸關係發展,其中在經濟主張上,除了將馬英九政府時期採取的「連結大陸、佈局全球」,調整爲「朝向全球、走進大陸」之外,最受矚目的論述莫過,將重新推動過去曾兩次鎩羽而歸的「南向政策」。其最終目的乃是,希望透過加強與東協國家、印度的往來合作,避免過度「西進」,藉此分散風險、擺脫對中國經濟之依賴。
然而,從過去20餘年以來兩岸貿易的變化加以觀察卻又發現,陳水扁、蔡英文政府時期臺灣對中國的進、出口成長速度超過馬英九政府時期。此一現象,誠如許多學者專家解讀指出,民進黨政府在政治主張上高喊「抗中」始能「保臺」口號,相對在經濟上卻持續依賴中國,讓臺灣經濟獲致相當程度之成長。
此一現象,其實近年以來許多學者專家以國際政治經濟理論(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爲基礎,分析其對國際經濟的影響進行解讀指出,1990年代之後,隨着東西陣營冷戰結束,加上新興市場蓬勃發展,尤其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之後,促成全球產業生態重新組合。此一前所未有環境劇變,讓臺灣面對「中國化」的挑戰之下,不論是經濟思維抑或是產業策略,都必須從「全球化」的視野加以分析,始能梳理其糾葛。這些關鍵包括:
首先,在經濟思維上必須釐清「全球化」與「中國化」之間的爭議。目前藍綠政黨面對兩岸經濟關係的歧見是,「全球化」過程是否導致陷入「中國化」?亦即兩岸經濟關係更進一步深化對臺灣經濟的未來是「利多於弊」,抑或是「弊多於利」?「全球化」與「中國化」之間是相輔相成,抑或是矛盾對立?若沒有「中國化」,則臺灣經濟是否不太可能達到「全球化」?藍綠政黨需要針對其爭議謀求共識。
其次,則是在產業策略上必須解決「代工」與「量產」之間的矛盾。長期以來臺灣採取代工出口推動產業發展模式,已達到必須重新調整策略之地步。尤其未來數年之內,臺灣產業在外在環境上,將面對更艱鉅的挑戰,以及迎接前所未有之機會。其中前者係指,如何有效連結中國經濟型態升級機會進行全球市場佈局;至於後者則是,如何提高競爭優勢擺脫來自新興國家的蠶食。
換句話說,此時此刻在規劃產業轉型策略上,除了瞭解掌握所存在的外在環境之外,需要整合內部資源、發揮經濟制度優勢,同時貼近市場的需求與洞察消費之趨勢,並非承襲既有代工與量產,而是持續擴大市場差異與技術領先,讓臺灣產業面對兩岸經濟區域傾斜整合的威脅,找出主體性與價值性優勢地位。
很顯然地,兩岸歷經40餘年互動往來,仍存在着許多政治糾葛,卻又難以斷絕經濟關係。近年以來,儘管部分在陸下游製造臺商,因中國經營成本上升而持續轉移東協、其他國家或部分遷回臺進行生產,然而上游原材料、零組件或部分終端產品需求市場則是選擇中國。隨着2024年總統大選結束,期待政府未來四年,必須以臺灣經濟發展爲前提,在規劃對陸經濟政策思維上,切莫陷入「政治」意識型態糾葛,而當以「國際政治經濟理論」爲基礎,或將是化解兩岸情結的重要考量,同時是維繫臺灣命脈之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