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十七條”爲行業帶來利好

本報記者 徐佩玉

爲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近日公開發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創業投資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徵,更加適應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

全鏈條激活創投市場

李春臨介紹,《政策措施》被稱爲“創投十七條”,是繼2016年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又一部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政策文件,對完善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全鏈條政策環境和管理制度、支持創業投資做大做強具有重要意義。

在募資端,引導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投資創業投資,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範圍,動員有條件的社會資本做“耐心資本”,解決行業“缺長錢”和“無米下鍋”的問題。

在投資端,爲解決創投機構反映的“有錢也難投出去”即找不到好的投資對象和投資項目,《政策措施》提出建立創業投資與創新創業項目的對接機制,爲廣大創投機構提供一批優質的、符合國家發展方向和戰略導向的好項目,解決“錢往哪裡投”的問題。

在管理端,《政策措施》提出要持續加強對政府和國有企業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和盡職合規責任豁免機制。針對各方普遍關心的稅收和監管問題,《政策措施》提出持續落實落細創業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同時,按照《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要求,對創投基金實施與其他私募基金區別對待的差異化監管政策。

培育長期穩定的耐心資本

目前,中國金融規模體系較大,融資結構有待改善,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有利於創投行業健康發展。李春臨表示,耐心資本的培育對於促進中國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

李春臨表示,要引導各類資本摒棄“急功近利、快進快出、掙快錢”的浮躁心態,堅持做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

保險資金是傳統意義上的“長錢”,以穩定收益爲投資策略。爲此,《政策措施》提出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進一步釋放創業投資基金長期資金來源潛力。

中國是銀行主導型的金融體系,銀行業資產佔金融機構總資產比重超過90%,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引導銀行加大對科技創新和創業投資的支持力度,潛力很大。《政策措施》提出以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爲平臺,擴大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發行適配創投基金特點的長期資管產品等。

《政策措施》還提出,聚焦基金考覈,容錯免責機制、績效評價制度等體制機制的關鍵環節,率先將國資和政府投資基金培育爲耐心資本,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國有資本活躍度增強

創業投資市場上,國有資本活躍度近年不斷增強,其中,央企開展創業投資基金業務備受關注。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局局長王海琳表示,央企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有序開展了有關基金投資業務,充分利用基金聚集資本、決策靈活、分散風險的優勢和特徵,通過有效投資積極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國資委對創業投資基金提出了差異化的支持政策。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共管理了126只創投基金,認繳規模529億元,已投資金額313億元,主要投向了先進製造、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在推動科技攻關、加大科研投入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王海琳表示,國資委將在放寬規模限制、提高出資比例等方面給予央企創投基金更大支持。同時,指導央企用足用好現行相關政策,聚焦主責主業,結合自身優勢和條件,利用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行業科技領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的投資力度,鼓勵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發揮長期耐心資本作用,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助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