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訪大學生認可黨史學習教育深遠意義
“‘知史以明鑑,查古以至今’,一個遺忘了歷史的民族註定是迷惘的。”在上海理工大學的張政看來,唯有對黨史有正確、完整、全面的認識,才能充分認識到百年走來黨經歷的艱難險阻。“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讀史、明史的過程中,我輩青年才能真正意識到肩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究竟意味着什麼。”
作爲生動、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黨史教育是青年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全國各高校正在不斷建立健全思政教育課程體系,從“思政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黨史教育形式越發生動鮮活,貫穿大學生生活學習的全過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近日,中國青年報社中青校媒面向全國2276名大學生髮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3.50%受訪大學生認爲黨史教育對於青年而言意義深遠。與此同時,受訪大學生對黨史教育形式的豐富和發展充滿期待。
黨史教育意義深遠,受大學生關注
“望前驅之英華卓犖,應後起之努力追蹤。”天津大學校歌裡的這句話,是白靚婧參與學校組織的黨史學習後最深刻的感受,“在求索階段,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努力到底的意志品質,是我受到的最大啓發。”
在白靚婧看來,黨史教育對於青年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光輝歷程尤爲重要。“瞭解源頭,才能夠繼往開來。尤其在年輕人思想塑造、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黨史教育可以起到主要作用。”她表示。
“誦讀鄧稼先夫婦的家書,感悟先輩們的家國情懷;講述鄉間故事,重現小山村脫貧致富的幸福場景……”和白靚婧一樣,在親歷學校舉辦的“藝術黨課”後,來自安慶師範大學的王傑認爲,“以史爲鑑,歷史就是最好的教科書。”
王傑介紹,學校近期舉辦了不少黨史教育活動,如“黨史教育新聞攝影大賽”“藝術黨史匯演”“百人百里黨史接力賽”等。作爲一名預備黨員,王傑表示自己深受激勵,被前輩們的精神所感動。“學習黨史的過程讓我明白,當下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未來我也會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向他們看齊,爲社會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在王傑心裡,青年本身就是最熱血真摯的羣體,“我們應該在黨史學習中汲取精神力量,運用到實際中,書寫屬於自己的時代篇章。”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在受訪的2276名大學生中,93.50%受訪者認爲黨史教育對於大學生而言意義深遠。其中,72.28%受訪者認爲黨史教育非常重要,21.22%認爲比較重要。
在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藍曉霞看來,大學生處於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在這一階段,幫助大學生建立起各方面的認同至關重要。“立德樹人、鑄魂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我們常說‘四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是因爲青少年要擔當民族復興的大任,是黨和國家重點培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後備力量。重視對青少年的黨史教育工作,體現的是黨和國家對青年工作的一貫重視。”
黨史教育“花樣多”,引青年主動學習
數十把黃色的沙發和黑色的椅子圍成半圓,對面架起一臺液晶電視。北京科技大學圖書館走廊邊的一處空地上,這樣的擺設吸引了王紀璇的注意。原本來圖書館學習的她,不免駐足,看看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活動。
原來,學校正在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讀書匯”。圍坐在一起的,有老師,也有學生。許多來圖書館的同學和王紀璇一樣,或者搬把椅子坐下,或者倚在一旁聆聽,被“讀書匯”上的老師和同學講述的故事所吸引。在學生來來往往的圖書館、臨時佈置的交流會場,讓她有種看“快閃演講”的新鮮感。加上老師講抗美援朝中的故事、同學講述自己學習黨史的感悟,都讓她很有感觸。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92.01%受訪大學生會較多地主動學習、研讀黨史,其中39.02%受訪者經常主動學習、研讀。
“看《覺醒年代》《叛逆者》這些影視作品的時候,我真切地感受到在黨建立發展初期,無數志士仁人爲了這項艱鉅的事業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作爲《覺醒年代》的忠實觀衆,張政反覆提到了“榜樣的力量”五個字,“我很感謝這些劇作的出現,讓我這個身處和平年代的青年,有機會通過如此生動的方式,同那個年代的英雄與偉人們來一場近距離的接觸,讓我能夠了解到他們光榮的一生。”
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製作的影視作品頗受關注。在張政看來,觀看此類優質影視劇,可以讓黨史教育入腦入心。《覺醒年代》中讓他印象最爲深刻的片段,是李大釗在掩護陳獨秀離京返滬時,兩人看到百姓流離失所的景象之後,毅然相約建黨。“二人面對着一望無際的天地鄭重宣誓,聲音雖是顫抖,淚眼雖是婆娑,但是心中救國救民的決心卻堅如磐石。”在他看來,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先輩們遺留下的精神遺產。“他們的精神也將作爲當代青年的指路明燈,引領我們不斷向着光明前進。”
和張政一樣,電視劇《覺醒年代》也是王傑學習、瞭解黨史的方式之一。“我最佩服的人物是李大釗。1927年,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李大釗被逮捕入獄、備受酷刑。在獄中,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後來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羣衆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而他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通過影視作品瞭解革命先輩爲中國革命奉獻終身的大無畏精神,王傑深受觸動,也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來之不易。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黨史教育形式豐富,最受大學生喜愛的黨史教育形式爲觀賞型,如《覺醒年代》《山海情》等相關影視劇推廣,佔受訪總人數的69.9%;其次是實踐型,如走進革命聖地、重走長征路等,佔63.97%;排在第三位的是線上學習型,如各高校建立網上紅色展館、開展網上祭掃,受歡迎程度佔受訪學生的56.11%。此外,黨史知識競賽、排演黨史故事劇目、課堂知識教授等也是受訪者比較喜歡的黨史教育形式,分佔受調查人數的40.6%、38.71%、32.34%。
傳播載體的創新、用好紅色資源和注重貫穿融入,是藍曉霞認爲當下黨史教育工作者可以深入思考並實踐的幾個方面。“比如除了建設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網站,現在大學生常用的微信、微博平臺,喜歡的視頻、音頻形態,都是融入學生日常生活的教育形式,而且是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的載體。”
“許多高校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在黨和國家發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很多老黨員、老教師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教材。”藍曉霞表示,黨史學習教育結合學校特色來做、用好學校固有的紅色資源,能更大程度上增加黨史教育的貼近性。用好這些活教材,請老教授親自講述、高校教師創新發掘、大學生體驗式演繹,能讓青年更好地消化這些“近在眼前”的黨史。
大學生對生動鮮活的黨史教育充滿期待
“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歲生日,這是黨史教育的極佳時機。結合當下的社會氛圍,把教育融入重要節點,例如五四表彰、校運會、畢業典禮等活動融入黨史教育元素,用師生交流、文藝作品製作、學生主動宣講等方式,沉浸式、融入式地開展教育。”在藍曉霞看來,這樣的時間節點,是相關工作者可以抓住、進行貫穿融入式的黨史教育的契機。
大學生對生動鮮活的黨史教育充滿期待。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讀書匯”那天,王紀璇自發地在活動現場聽了很久。和主動去看引人入勝的黨史題材影視作品一樣,她用“耳目一新”形容這種黨史教育形式。“我平時很喜歡看《覺醒年代》這類影視作品,既有趣、又深刻、振奮。學校這次活動也給了我類似的感受,有新鮮感,也有‘乾貨’。”
除了看相關影視劇外,張政喜歡參與學校開展的“建黨百年”學習教育活動。“學校曾組織學生前往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向爲黨和國家浴血奮戰的先烈們致敬。我還參與過學校的黨史知識學習競賽,學習、宣傳‘四史’知識。”
白靚婧也希望學校多多開展生動有趣的黨史教育活動。“目前天津大學組織了黨史知識競賽、百年紅歌獻禮歌會、百作迎百年攝影比賽和書畫展覽等活動。”在她看來,黨史學習應該通過多種方式、多角度、多渠道進行。“比如通過攝影比賽進行美育浸潤,或是知識競賽實現智育提升等,用有趣的形式和紮實的內容,吸引各個學院同學參與。”
作爲黨史教育工作的一線工作者,藍曉霞總結,黨史教育既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又要結合理論,提升教育的親和力和實效性。包括黨史教育在內的思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是瞭解教育對象的需求。“一方面,當代青年作爲網絡原住民,接觸的信息、知識面廣,而且思想非常活躍。這要求我們結合這代人的特點,用貼近他們的載體,用好網絡,講好故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大學階段,學生都具有了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能只通過淺顯的事例進行黨史教育,還要有理論上的昇華,讓理論的力量去影響學生,引發他們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