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錦囊·出海季|硬件出海,如何做好本地化?

新出海浪潮中,硬件領域哪些賽道是熱門?備受關注的機器人和eBike,如何選擇目標市場?本地化過程中,產品、營銷、供應鏈哪個更難?

帶着這些疑問,9月19日(週四)晚19點,【CEO錦囊】邀請到了奇勃科技創始人王雪松、Kuiperbelt創始人何勤,和我們一起聊聊:硬件出海,如何做好本地化?

在這場直播中兩位嘉賓主要討論了以下問題:

1、請兩位分享下各自的創業經歷,並聊聊目前機器人和eBike行業的發展情況。

2、兩位怎麼看現階段行業的投資趨勢,資本更願意把錢投在什麼樣的企業上?

3、兩家公司在出海目標市場上都選擇“迎難而上”,奇勃科技深耕日本市場,Kuiperbelt攻堅歐洲地區,是出於什麼考慮?

4、兩位怎麼看待技術門檻與產品的關係,如何去衡量一款產品是否成功?

5、越來越多的中國出海企業開始注重對品牌價值的打造,請問兩位如何做好海外市場的品牌建設?

6、奇勃科技和 Kuiperbelt 面對日本和歐洲市場,分別有哪些合規經驗可以分享,有哪些特別需要注意的點?

7、兩家公司的供應鏈都在國內,過程中會面臨一些物流、倉儲的壓力,請問如何應對並實現降本增效?

8、隨着出海的企業越來越多,對於服務類機器人和eBike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請兩位分別分享3條錦囊妙計。

以下爲兩位嘉賓和36氪的對談,部分內容經過整理編輯:

36氪:請兩位分享下各自的創業經歷,並聊聊目前機器人和eBike行業的發展情況。

王雪松:服務機器人行業約有十年的歷史,最初是從硅谷刮來的一波技術革新的浪潮。2014年,SLAM技術、人工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NLP),還有計算機視覺(CV)等技術開始嶄露頭角。當時硅谷的一些明星機器人公司融到了資金,這種“Copy to China”的現象開始不僅限於互聯網行業,國內很多機器人技術公司也在2014年左右成立。從那時起,整個行業開始起步。

過去十年,硅谷的服務機器人行業並沒有中國發展得好,背後肯定有市場和應用端發展的原因。從我個人過去十年的觀察來看,這個行業逐漸成熟,品類也越來越多樣化,消費者和行業客戶對機器人的認知和接受度也變高。

從業內的角度來看,過去幾年有一個明顯變化。從早期的技術驅動型創業,到現在更多從市場需求和客戶角度出發。對客戶來講,產品的成熟度變高,可用產品也更多。作爲從業者,我們看到更多品類被開發出來。這背後離不開資本的推動,也離不開我們對行業需求的不斷挖掘。我特別感謝那些早期的客戶,他們實際上在保護我們這些創業者,很多人因爲投資這個行業也獲得了很好的回報。這是我們期望看到的一個良性循環。

何勤:我本身是做互聯網出身,曾在UC瀏覽器的早期團隊工作過,後來被阿里收購。離開阿里後,我和朋友一起經營了一家共享電動兩輪出行的公司。就這樣,我開始和這個行業有了聯繫,後來自己也投資和參與了一些出行項目。我認爲在衣食住行這些基本需求上,我們最需要做出改變。衣食住行永遠是競爭激烈的市場,同時也是最大的藍海市場,因爲這是剛需。

eBike 其實已經發明很多年了,大概有15年左右。最初是日本人發明的,初衷是爲了幫助那些喜歡騎自行車的人,比如因爲年紀大了、受傷了或者體力不好等原因,不能像以前那樣輕鬆騎行。eBike 的工作原理是:用戶仍然需要踩踏自行車,但它通過傳感器來感知用戶踩踏時的扭力,然後根據用戶的設定,適時地提供電機輔助。這種自行車被稱爲電助力自行車。它和國內自行車的一個顯著區別在於法規規定。國內,無論是雅迪、愛瑪還是小牛、九號,其實都有一個電門,一擰就能走。但在美國、歐洲或日本,如果自行車有電門,那麼它就被歸類爲摩托車了。這意味着你需要上牌照,需要有駕照,而且保險費用也會變得很昂貴。所以,摩托車和eBike最大的區別,就是有沒有電門。

2022年,eBike 行業進入一種盲目快速發展的狀態。比如荷蘭的 VanMoof 瀕臨倒閉,Aventon、Tenwayas 拿到很多融資。在這個關鍵時刻我選擇進入市場,邏輯很簡單。大家忽略了一件事,我們是做硬件的,硬件和資本的化學反應與互聯網和資本的化學反應是不同的。硬件不能急於求成,否則會出問題。作爲一個新入市的玩家,一定要帶着區別性和創新性的東西進來。我們做了兩方面的思考:第一,中國產品出海,往往以價格便宜、量大取勝。第二,互聯網出身的人,往往喜歡去定義需求,然後去實現它。但到了硬件產品,用戶需要先付費,這就和互聯網的很多成功經驗不同了,因爲用戶沒有試錯的機會。所以,如何抓住並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就是創新的起點。我們如何在衆多的eBike產品中脫穎而出,如何在視覺和產品性能上找到創新點?這就是我們當初思考的兩個問題。

36氪:兩位怎麼看現階段行業的投資趨勢,資本更願意把錢投在什麼樣的企業上?

王雪松:首先,要特別感謝我的股東們,他們對行業有深刻的理解,看中了我們的潛力。如果我們自誇是千里馬,也得有伯樂才行。這兩年,服務機器人已經逐漸成爲一個成熟的品類。在這個階段,資本更看重的是,第一,你的產品在市場上有沒有差異化;第二,你的商業化能力怎麼樣。因爲很多早期的概念都在慢慢落地,需要用真實的業績來向市場和股東交代。所以,第一是差異化,第二是市場化的能力,我覺得這是兩個關鍵點。

當新技術出現時,我們既感到興奮,同時也要回歸場景來看問題。那麼多高大上的技術,那麼高的算力和數據需求,到底哪些纔是行業裡的破局點?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同行公司提出了更大的願景,比如要做純通用化的機器人。我們認爲,通用機型和專用機型並不是矛盾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反而應該是未來共存的狀態。更好的、更智能的專用機器人,以及更聰明的通用化機器人,在未來的社會中應該是共存的。

何勤:坦白說,現在的資本市場,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避險情緒。這種情緒導致大家都在尋找那些看似安全的投資機會,比如去年大家都在追捧大模型技術,今年又轉向了人形機器人,明年會是什麼,現在還不清楚。在這種環境下,資本市場對於真正的創新,或者不太確定的創新持比較審慎的態度,特別是在某些行業標杆企業出現問題之後。比如VanMoof,它曾經是行業的領頭羊,拿了很多資金,做出很酷的產品,我自己也很喜歡。但它出現問題後,大家都開始質疑這個市場的存在。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爲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確定性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比如衣食住行,包括王總做的服務機器人。這個時期,機構投資者應該通過逆週期的方式來關注這些剛需領域。舉個例子,去年大家都在追逐AI大模型,但今年美國市場的情況已經表明,很多拿了大量資金的公司都遇到了問題,出現了大量的併購。現在追捧的人形機器人,可能很快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我們投入了大量的資本,試圖尋找確定性,但可能恰恰進入了不確定性更大的市場。

36氪:兩家公司在出海目標市場上都選擇“迎難而上”,奇勃科技深耕日本市場,Kuiperbelt攻堅歐洲地區,是出於什麼考慮?

王雪松:奇勃科技選擇日本市場作爲出海第一站,是個不太常見的選擇。我認爲只有佔領了制高點,才能爲品牌和產品積累足夠的勢能,再向下拓展市場。日本市場的實際情況與大家認知中間存在很大差距。很多投資者、客戶和同行都來問我們,日本市場真的有需求嗎?日本不是機器人技術很發達嗎,是不是有點關公門前耍大刀的感覺?還有些人認爲日本市場渠道複雜,日文也不是全球通用語言,即使成功也難以複製到其他國家。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大家對日本市場的一些成見。

首先,日本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高,老齡化程度非常嚴重。它也是發達國家中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有將近1.3億人口。這就導致了日本勞動力市場的一個巨大缺口,尤其是基礎勞動力方面,這也正是我們產品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其次,關於日本的機器人技術,這要看你怎麼定義機器人。日本的工業機器人無疑是全球一流的,無論是性能還是市場佔有率。但在消費電子領域,日本其實已經落後了。現在你去日本的商店,會發現很多產品都是“中國製造”,而不是“日本製造”。中國的供應鏈和研發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海外的先進水平,尤其是在移動機器人這個細分領域,中國的研發能力是全球最強的。最後,關於渠道複製和全球擴張的問題,日本在清潔機器人領域有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日本清潔技術的高標準是全球公認的。這爲我們進入其他市場提供了很好的勢能。所以,我們選擇日本市場,一方面是基於數據分析的反常識思維,另一方面是爲了佔領制高點。這是我們選擇市場時的兩個關鍵詞。

何勤:國內的 eBike 企業做出海,大部分會選擇北美市場,北美雖然基數不大,但增長潛力巨大。Kuiperbelt 確實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我們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有幾個出發點。首先,我們想要打造一款優秀的產品,並在兩輪出行領域建立一個卓越的品牌。我們認爲第一站應該進入主體市場,也就是歐洲或日本。歐洲人幾乎用 eBike來完成所有汽車、自行車能做的事情。由於當地對環保的倡導,自行車在歐洲享有很高的路權,大多數城市都有專門的自行車道。所有公共交通工具,無論是火車、地鐵還是巴士,都有專門的設施讓你攜帶自行車,包括飛機。在歐洲,人們的生活方式與eBike緊密相關。他們早上會用 eBike 送孩子上學,騎車上班。如果上班地點遠,他們會把車騎到火車站,然後乘坐火車,到達目的地後再繼續騎車。購物時,他們會騎車去超市,甚至在車後拉一個小拖車或騎一個貨運車來運送貨物。節假日,他們會把車掛在房車後面,帶着車去旅行。這其實就是我們平時用自行車和汽車的所有場景。

既然我們有好的產品,爲什麼不先去攻克最難的市場呢?比如荷蘭,這個國家的自行車普及率非常高,人均擁有超過兩輛自行車。你去任何一個火車站,會看到門口停滿了自行車。在這樣用戶成熟、對產品挑剔的地方,如果我們能夠站穩腳跟,那麼再從制高點俯瞰整個歐洲市場,我們就會擁有先發優勢。幸運的是,今年2月份我們的貨物已經到達歐洲,現在已經覆蓋了整個荷、比、盧地區,所有城市都有我們的分銷商,並且得到了用戶的正面反饋。同時,Kuiperbelt也進入法國、德國,以及日本市場,這樣的經驗將爲我們提供寶貴的案例和經驗。

36氪:兩位怎麼看待技術門檻與產品的關係,如何去衡量一款產品是否成功?

王雪松:無論是從提高效率的角度,還是從減少工作時間的角度來看,勞動替代都是所有工具類機器人應該關注的核心點。當然,對於B端(企業用戶)和C端(消費者)來說,這個指標的具體表現有所不同。比如在C端,家用掃地機器人更多的是滿足懶人經濟的需求。而在B端,企業用戶會更關注機器人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它如何幫助調整生產流程。未來,更智能的機器人,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第一,繼續拓展機器人能做事情的範圍和邊界。第二,讓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無論是效率上的提升,還是對場景的響應度,未來都會變得更好。

對於技術門檻的高低,這其實取決於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站在今天的角度來看,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上游的供應鏈也很完善,製作一個60分的產品,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了。甚至找幾個朋友,花上兩三週的時間,就能做出一個可以展示的原型。但是,如果你想要這個產品真正符合特定場景和特定需求,那就不簡單了。從製作一個60分的產品到達到80分、90分的高標準,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前期,核心技術部分其實是同質化的。比如,我剛纔很少提到機器人的移動技術,因爲這部分技術已經很成熟,我們自己做得很不錯。相反,我們更關注的是,清潔機器人首先是一個清潔工具,而清潔工具這件事其實還沒有做好。比如,日本人到底需要怎樣的清潔工序?他們對地面清潔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樣的清潔工序纔算合格?如何驗收這些工序?這些纔是真正需要突破的地方。所謂的同質化,其實是大家都在60分的低水平上競爭。當你把標準提高到80分、90分,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競爭領域。

何勤:我想補充一下王總的觀點,這也是我對產業的觀察。現在很多人過於專注於技術,認爲技術是最重要的。但說實話,我不太喜歡別人問我有什麼技術門檻,因爲坦白講,這個世界上真正有技術門檻的東西並不多。人們往往過於追求技術的複雜性,你會發現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多東西,包括3C產品有很多看起來很酷的功能,其實並不在我們的消費視野裡。我們偶爾會用到,但並不是長期需求。技術應該是服務於用戶需求的,而不是爲了先進性而先進性,當然,我自己也是一個先進技術的發燒友,但用不用?怎麼用是需要討論的。

特別是在B端市場,技術冗餘其實是不應該存在的。B端市場需要的是穩定、可靠且高效的產品。同樣,C端產品也面臨這個問題,很多技術其實是多餘的。我經常和團隊以及朋友們溝通,做產品時,做加法是相對容易的,做減法纔是真正困難的。我們需要專注於核心功能,去除那些不必要的技術冗餘,這樣才能真正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

36氪:越來越多的中國出海企業開始注重對品牌價值的打造,請問兩位如何做好海外市場的品牌建設?

何勤:在營銷和銷售方面,我們在產品還沒上市之前就確定了大方向,那就是堅決走線下銷售。可能朋友們會問,現在電商這麼火,爲什麼不走電商呢?爲什麼不做獨立站,投廣告在Google、Facebook上呢?實際上,即使在互聯網滲透率最高的中國,大多數消費行爲還是發生在線下。美國也是這樣,很多消費行爲都是線下進行的。網上購買的大多是快消品,那些需要決策成本的商品,大家都會去線下親自看一看,摸一摸。比如,你在網上很難找到售價超過2000美金的高端自行車,大多數都是800到1000美金的。這是因爲消費者需要親自體驗。

商業體系本身也有其特點。比如我在德國的一個居民點,那裡有兩家自行車店,幾乎壟斷了整個社區的自行車消費,從買車到維修保養,居民都在這裡解決。不僅僅是在那個居民點,整個歐洲的社區都是這樣,每個社區都有一兩家專門的店,比如我們在瑞典辦公室附近的一家店,已經開了50年。所以,我們一開始就很堅定地要走線下渠道,深耕市場。

這裡面就涉及到品牌落地的問題。我認爲品牌建設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品牌建設永遠在過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僅僅是花錢投廣告那麼簡單,它是一個多維立體的結構,包括你的產品設計、名字、LOGO,你與客戶和經銷商的互動方式,甚至維修服務等,這些都是構建品牌的一部分。真正的品牌建設是在與市場的交流和接觸中逐步積累的,比如Apple、Tesla、Microsoft、Intel、星巴克等,這些偉大的品牌都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

王雪松:我非常同意何總剛纔說的,品牌不是靠打廣告就能建立起來的,而是在每一次銷售、每一次接收客戶反饋的過程中,慢慢積累、一點點成長起來的。日本品牌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地方,比如產品線非常廣泛。像雅馬哈,你可能會問它是賣摩托車的還是賣鋼琴的?還有永旺AEON,在中國大家可能只知道他們的零售業務,但在日本,他們甚至還在修鐵塔。日本品牌的產品線和服務範圍具有非常大的可拓展性,這與日本財閥性質的企業結構有關,很多行業都是壟斷性的。另外,日本品牌是靠長期時間積累起來的,比如日本的很多消費電子產品,它們被做成了耐用品。很多建築是二戰後建造的,現在看起來仍然像新的一樣。公共空間裡的一些產品,比如吹風機,用了五六十年還在使用。這就是日本品牌的特點,它們是靠時間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我們在考慮如何營銷自己的品牌時,也應該走這樣的路。比如我們自己的品牌其實改過一次名字,現在的奇勃是"iKitbot"的音譯。我相信,只要我們把每一個產品、每一個服務做好,口碑就會慢慢積累,這就是品牌的起點。

36氪:奇勃科技和 Kuiperbelt 面對日本和歐洲市場,分別有哪些合規經驗可以分享,有哪些特別需要注意的點?

何勤:在出海過程中,合規性問題變得尤爲重要。自2014年起,歐洲對中國的電動自行車實施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懲罰性關稅,這使得合規性要求更加嚴格。最近,荷蘭政府已經開始對不合規的電動車進行清理,短短一週內就清理了一萬多臺,這顯示出各國對產品合規性的關注正在加大。合規性不僅關乎法律問題,還涉及到安全隱患。電動自行車作爲交通工具,如果不合規,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涉及電池的產品。因此,企業在出海前必須重視合規性,確保產品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

此外,合規性也會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如果企業能夠遵循規則並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就能贏得客戶的尊重。比如就產品本身來講,eBike車的傳感器的成本差別很大,速度傳感器可能只有20 塊人民幣,但如果用力矩傳感器,成本價格至少200塊。一些不懂的消費者不會苛求這個事,但當速度傳感器出問題的時候就晚了。

最後,合規性問題不僅僅是法律層面的要求,還涉及到企業的長期發展。如果企業在合規方面出現問題,未來的銷售額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面臨稅務機關的追責。因此,企業在制定出海策略時,務必要將合規性放在重要位置,以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王雪松:在出海方面,我們其實積累了不少經驗。我們團隊成員來自蘋果、大疆和華爲,在應對全球市場開發和各個市場的准入規則方面,都有一定的經驗。合規之上,我們還滿足了安全感需求。例如,我們使用比亞迪的電池,但日本客戶可能會覺得松下的電池纔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在安全合規之外,我們還需要與客戶進行更多的溝通,以滿足他們的安全感需求。

36氪:兩家公司的供應鏈都在國內,過程中會面臨一些物流、倉儲的壓力,如何應對並實現降本增效?

何勤:談到全球供應鏈,我一直在考慮如何將生產轉移到歐洲,這樣做很大程度上能緩解我們的壓力。今年因爲各種因素,成本確實上升了很多。比如紅海航線的運費,以前2000美金的貨櫃,現在漲到了8000美金。紅海航線中斷後,快速的航運服務沒有了,只剩下慢船,這給物流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現在我們基本上都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對於我們這種不算輕量型出海的企業,挑戰確實很大。像做3C產品這類體積小、貨值高的,還能選擇航空運輸的方案。

全球供應鏈的佈局和規劃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中國有自己的強項,比如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好成本的優勢?同時,海外的精益製造能力也很強,我們又該如何發揮這一優勢?此外,稅務統籌和稅務規劃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何將這三者結合起來,是所有想要出海的企業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王雪松:何總剛纔講了很多宏觀的大格局內容,我來分享幾個具體的點。

首先,我們談到了合規政策方面。這裡不僅要遵守規定,還要從中發現新的機會。我提出一個可能反常識的觀點:“Made in Japan” 有時候比“Made in China”更便宜。這是因爲“Made in Japan”實際上是一個財務問題,它不像一些國家對本地硬件採購比例有要求。在合規的前提下,我們有很大的空間讓產品“Made in Japan”。日本政府對本土製造是有補貼的,所以“Made in Japan”的成本可能更低。因此,我們首先要把規則研究透徹,然後才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第二點是,物流和質量這兩個問題,有一個關鍵點需要明確:正向物流的成本是可以計算的,但逆向物流的成本是無法計算的。比如,產品壞了之後怎麼回收維修,這個成本在前期是無法預估的。硬件公司不像軟件公司那樣,可以輕易地進行版本回滾,硬件召回足以搞垮一家公司。比如三星當年Galaxy Note 7電池問題,直接損失高達180億美金,而且還有次生的市場份額和品牌損失,這些是無法估量的。所以,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怎麼高都不爲過。

在我們公司,我們實行DFX一票否決權,DFX包括了製造、維修、售後等一切方面。如果前端銷售或售後說這個東西修不了,或現場無法模塊化維修,我們就不做了,甚至會砍掉這個功能。這取決於你如何權衡這個問題。在設計方法論和開發流程上,行業裡有很多經驗人士,關鍵是決策者是否足夠重視這個問題。在決策時,你是追求極致,把所有零件都裝上去,還是適當取捨?尤其是當公司只有一款產品時,這就需要創始人、CEO如何去做決策。

36氪:隨着出海的企業越來越多,對於服務類機器人和eBike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請兩位分別分享3條錦囊妙計。

王雪松:首先,當我們考慮出海時,不能只隨大流。我們出海的原因不應該是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而是要真正理解海外市場的需求。這是我們出海的首要任務。不能只是因爲在一個地方混不下去了,就換另一個地方混。如果是基於這種邏輯,很難真正做好出海。

第二點是,在出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識別哪些是變量,哪些是不變量。至少我們要能夠預見未來三五年的趨勢。比如,我們的產品、技術研發、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可能是短期內不會變的。長期來看,可能會波動的因素,比如匯率,或者各地對特定品類的政策,這些是可能變化的。我們需要明確哪些因素是變化的,哪些是穩定的,這樣才能制定出長期的策略。

第三點,關於避免踩坑的問題,我認爲坑是避免不了的。因爲創業的本質就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可能性。我們確實需要把握大方向,但在具體的細節上,我們需要通過踩坑來學習。有時候,創業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哪條路是對的,而是嘗試了幾條路後發現它們都不通。這纔是真正的創業過程。所以,控制踩坑的成本,或者採用精益創業的方法,通過不斷的迭代,可能纔是正確的做法。

何勤:第一點是關於量和利潤的關係。在2018年以前,資金成本相對較低,我們可以不計成本地去擴大產量。但現在,這種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或者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有那麼便宜的資金。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決定要追求產量還是追求利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另外,產品的定位也很重要。比如,我們的產品在歐洲定價2499歐元,可能有人認爲很貴,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個價格在歐洲並不算貴,它只是中產階級的正常消費水平,甚至可以說是中等偏低的。我們需要有勇氣進入主流消費市場,而不是單純爲了追求產量而衝量,時代已經變了,沒有那麼多便宜的資金讓你去燒了。

第二點是關於創新。技術冗餘或者設計冗餘並不一定就是創新,真正的創新應該是如何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如果現在的產品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你如何改進?這纔是創新的關鍵。我們不應該只是爲了公關或者爲了向投資人展示而強調創新。我們需要真正理解我們的創新在哪裡,它是否有必要性和活力。

第三點是合規性。我們剛剛討論了合規合法的問題。無論是在美國還是歐洲,都有所謂的“秋後算賬”。但大家的算賬方式不一樣。比如美國有集體訴訟制度,賠償邊界可以無限放大。而歐洲雖然沒有集體訴訟,但對追償的責任週期和訴訟週期可能會給創業企業埋下隱患。如果只想要做生意,沒有問題,但如果想走得久,就得注意合規問題。

總的來說,我們需要在追求產量和利潤之間找到平衡,在創新上真正滿足用戶需求,並確保我們的業務始終合規合法。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可觀看完整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