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英全救民調,不如拚功績!

文/南方朔

由於生態環境的改變,它對某些人會造成特別有利的情勢,對於這種因勢而起的人物,就必須特別提高警覺,及早建立自己的功績德國詩人歌德就說過:「榮耀名聲皆屬虛空,只有功績纔是全部!」因爲榮耀及名聲是會快速折舊的,最近有兩個人的名聲折舊,就很值得警惕!

第一個是,7月,臺北市研考會公佈了民調市長柯文哲的滿意度只剩42.4%,不滿意度攀升到43.8%;表示柯文哲的民調已跨過了「死亡交叉」。2015年3月時柯的滿意度高至80.1%,是何等風光,而今安在?

魅力只是短暫打弊無法取代政績

第二個則是,《財訊》的政府首季總評,是新政府即將百日的民調,總統英文滿意度僅餘52.8%,臺灣指標民調更只作出蔡英文總統的信任度49.2%,滿意度45.5%的低水準,這是五二○就職以來,信任度及滿意度首次跌到5成以下。至於閣揆林全,則是45.4%滿意,41%不滿意,已接近了「死亡交叉」。一位新閣揆,只不過一季,行情就跌到如此程度,也真是少見

用「民調」、「信任度」或「滿意度」等概念評價政治人物,乃是介於準與不準之間的判斷。說它不準,乃是「信任」與「滿意」都是模糊的概念,它和政治人物到底有何相關性,的確說不清楚;但如果說民調無價值也不對,民調至少顯示出民衆的偏好、意向綜合性判斷,雖然不滿意不等於嫌惡或非常反感,但至少反映了某種態度上的不認可。因此,「不信任」或「不滿意」,必定是負面大於正面的判斷。

所以,當一個政府的民調一直向下跌落,就必須警覺到它的功績已經太少,當功績不足以彌補聲望的自然折舊,這個政府就會往「死亡交叉」的方向持續下滑。

因此,柯文哲的民調下滑是一種模式。柯文哲上臺後,無法形成有能的團隊,所以他的施政方向不明,他只會打弊,無法創新。當時間一久,除弊所造成的新鮮感就全部耗盡,於是人們對他個人的魅力遂不再相信;因此,柯文哲如果在意民調的下滑,就必須重塑團隊,確定自己的政績方向。政治人物個人的魅力是短暫的,只有政績纔可長可久,打弊並不能取代政績。

至於蔡英文和林全的民調下滑,則是另一種模式。蔡英文上臺後,她在用人上,並沒有使人耳目一新的印象,這就註定了行政院施政團隊的平庸化;新政府打從一開始,就官員發言失當之事不斷,又爲了核一廠國道收費週休二日及優步(Uber)問題鬧個不休,足見新政府的先天不良;其次是新政府可能受到深綠團體左右,在課綱問題已失了分寸;而最嚴重的,乃是蔡英文可能因意識形態自我設限,對南海仲裁案及太平島矮化問題,處理得極爲不當,她對太平島被矮化毫無表示,卻要對自動主權漁民加以懲罰,使國人信心嚴重受創;這顯示出新政府由於意識形態所限,對是非與國格已失去了立場…(本文截自財訊510期,詳全文)

相關報導南方朔:政治人物爲何落漆

財訊民調》新政府有民意撐腰 經濟放手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