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線‧上-純網保會「胎死腹中」還是「浴火重生」?
純網保鼓勵保單創新,惟真正讓金融機構打消投資念頭的關鍵,或許是最實際的「到底能不能生存」。圖/本報資料照片
金管會2022年首度開放各家金融機構可申請設立純網路保險公司(簡稱純網保),各家金融機構原本抱持着滿腔熱血想申請,卻被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澆熄熱情,連原本被視爲極有機會的中信金也遭淘汰,確定2023年純網保落空。
純網保「叫好卻不叫座」,當初許多金融機構野心勃勃想要嘗試,最終都打退堂鼓,像是防疫險理賠重創原本有意申請的產險公司,或是景氣不好,外商公司不敢這時擴張投資,又或是壽險業正要接軌IFRS 17與ICS2.0,需要大量資本,股東沒有餘力再投入一家保險公司。
但真正讓金融機構打消投資念頭的關鍵,或許是最實際的「到底能不能生存」。業者坦言,雖純網保鼓勵保單創新,但是現在主管機關的規劃,每推出一新型態保單,就要經過主管機關的核準,這對純網保的經營會是一大挑戰。另純網產的業務範疇侷限在碎片化或創新型態的網路保單,現在各家產險公司在網路投保上皆已發展成熟,到底還沒有需要多成立一間純網產只爲賣創新型態保單?
至於會否再度開放純網保申請?金管會已透露,要「普查」是否還有金融機構有意願來申請,預計2024年初拍板。去年在政策開放時,除中信金外,原本也有外商集團有興趣,像是日本三井住友集團或德國安聯集團,但據瞭解,中信金已放棄再爭取純網保,安聯集團也透過臺灣安聯人壽向金管會表達無意願。
其實,國外純網保發展已很成熟,像是美國的Lemonade主要是賣租客險、房東險、寵物健康險;大陸的「衆安保險」以「退貨運費險」起家,之後也開發出多種新型態保險,包含自動理賠的航班延誤險、碎屏險、銀行卡盜刷保險、電信詐騙保險等。
依國外經驗,純網保確實有其市場,但臺灣市場小,經營面上被綁手綁腳,金融業者自然有所顧慮,若要讓純網保像一條「鮎魚」,至少也要讓其能活下來,才能引發保險市場的鮎魚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