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吉耀:指責中國借“一帶一路”轉移污染是別有用心

(原標題:畢吉耀:指責中國借“一帶一路”轉移污染是別有用心)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舉行。來自亞洲、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區國家領導人、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專家學者,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將齊聚北京,以“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爲主題,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爲主線,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產業投資能源資源、金融支撐、人文交流、生態環保和海洋合作等重點領域展開討論總結“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進展,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共商深化合作舉措,實現合作共贏發展。

自2013年秋天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共同參與,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衆多國際和地區組織將“一帶一路”建設內容納入或體現在有關決議或文件中,形成廣泛國際共識。“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展和成果超出預期。經濟走廊建設穩步推進,互聯互通網絡逐步成型,貿易投資大幅增長,產能合作和工業園區建設蓬勃發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成立並投入運營,一大批標誌性重點合作項目和工程建設取得早期收穫,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正在惠及世界,是通向共同繁榮之路。

當前,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多變。世界經濟仍未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增長乏力、貿易投資低迷,保護主義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涌動,社會矛盾激化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影響世界和平發展的因素增多。“一帶一路”秉持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以共商共建共享爲原則,以合作共贏、聯動發展、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爲目標,以“五通”爲重點開展務實合作,把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發展經濟、擴大就業、消除貧困、保護環境放在優先位置,主動對接國別、區域發展戰略和全球發展議程,契合了沿線國家的發展需要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發展願望,爲世界和平發展和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現實可行的中國解決方案。同時,也爲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實現共同發展和世界經濟平衡、聯動、強勁、包容增長注入了新動力

中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是世界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是世界各國共同受益的國際公共產品。中國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在推動“一帶一路”共建過程中將更多地考慮和照顧其他國家利益,而不是隻顧自身利益。那些指責中國借“一帶一路”向外輸出落後產能、轉移污染、搶佔資源、構建勢力範圍等的奇談怪論,不僅罔顧事實,而且別有用心。事實上,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環境、融入全球經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可供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鑑的經驗和做法。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中國的優勢產能、先進適用技術、大型工程建設能力、可靠的融資來源、龐大的市場規模,爲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和無限商機,爲沿線發展中國家完善基礎設施、加快工業化步伐、擴大對外貿易、吸收外來投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增速換擋、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新常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配置資源的步伐明顯加快,通過擴大對外投資和開展各種形式的國際產能合作,不僅有利於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而且有利於合作伙伴與中國優勢互補、加快自身發展。因此,共建“一帶一路”是實現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有效途徑,是合作共贏、造福各國人民的義舉

在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逆全球化思潮涌動、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建設資金短缺、技術和經營缺乏的背景下,此次高峰論壇將爲參與“一帶一路”共建各國搭建新的國際合作平臺,通過總結過去、規劃未來,進一步凝聚共識、推進合作,中國將與沿線國家一道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共同開啓經濟全球化的新徵程,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中國將以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爲契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項目,切實推進規劃落實,制定出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創新合作模式,完善配套服務,統籌協調推進,重點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項目,實施好一批示範性項目,多搞一點早期收穫,讓有關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傳承和發揚絲路精神,向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大目標攜手前行。

(作者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馬常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