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應有大氣度大胸襟

詹啓賢

我認爲:每一個自認是臺灣人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篇文章

什麼是本土?什麼是本土政權?什麼是臺灣?什麼是臺灣人

這些問題,每逢大選,就被拿出來炒作一次。

但對本土的內涵,對本土政權與民主社會、臺灣社會結構、臺灣歷史的關係,整個社會卻一直缺乏深刻的認識,更缺少開闊的胸襟,讓本土有更完整的內涵。

事實上,臺灣在歷史上本是一個「無主之島」,所謂「原住民族」也是從南島、東南亞諸島,在不同的時間移民而來。這樣一個「無主之島」,有點近乎現在大洋洲的某些島嶼,但臺灣之不同在於,它鄰近大陸,且處於東亞的南北區域交界處,在地緣政治與區域經濟上,特別受到重視,自不可能自外於歷史的大流

外省人豐富本土文化

從早期的原住民,到明朝之前漢族移入後的種族雜居;從荷蘭西班牙人的屯墾,到鄭成功的軍隊奠基,清朝幾度海禁又開放的大量移民人潮;這整個歷史見證了臺灣逐漸從一個世界邊緣的島嶼,走上世界經濟與政治的舞臺。

通過一八九五年的戰爭而殖民臺灣的日本,事實上只是世界上基於地緣政治需要,而對臺灣深感興趣的國家之一。臺灣在這不斷增加移民的過程中,已從南島西方屯墾狀態,走向閩南文化,再進而爲日本東洋文明

回顧臺灣歷史,以更大胸襟看世界,我們卻不能不發現,所謂臺灣的「本土」,本身就是各種文化互相包容的結果。原住民文化是從南島文化來的,荷蘭與安平港的故事,是外來的;黃牛甘蔗也是外來的。

漢族是從大陸來的;日本統治的所有文化,它的現代化成果,是外來的,甚至日本的現代性也是學習歐洲的外來文化,而臺鐵、臺電、基隆高雄港嘉南大圳、西方教育也是藉由日本人建設的外來文明。

國民黨帶給臺灣則是土地改革、九年國民教育、經濟發展奇蹟、地方自治與民主選舉等等;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貢獻。

這種不斷有世界性的外來文化交融而成的臺灣,我們的「本土」是什麼?它難道不是因爲世界文化的交會,不同文明的灌溉,而讓本土豐富起來,美麗起來嗎?從整體臺灣歷史來看,日本人想去漢文化,國民黨想去日本化,現在有人想去中國化,都短視狹隘,不僅去不掉,也不應該;臺灣缺少任何一段都不完整。

完全的面對歷史,全面的接受它,並在這個基礎上,共同面對未來。這纔是臺灣。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的「外省人」,我們會發現其實他們正是,讓臺灣本土文化更豐富的元素之一。更且,在歷經近六十年的通婚、作爲鄰居共同生活、互相成爲朋友的長時間融合,本省外省早已難以分隔。

講白一點,就算這兩百萬移民者曾是外來者,但六十年住下來,生了第三代、第四代,父母親一輩的人都埋骨在這裡了,臺灣難道還不能是他的「故鄉」嗎?他們又有哪裡不可以被接受認同呢?難道他們要當永遠的猶太人嗎?

外來政權早已不存在

這不禁讓我想起自己在美國孩子

我在美國生活多年,但內心對臺灣總是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思念情感,一直想爲家鄉做一點事。

但我的孩子自小在美國生長、受教育,他們就沒有這種情感,他們一開始就認同自己是美國人,如果有誰說他們不是美國人,他們還會非常難過,而這種排斥的言論,美國學校也會加以制止;這便是兩代人在情感上的不同。

臺灣也一樣,第一代的外省人,像我在美國一樣,會想家、想念親人,更何況戒嚴時代的兩岸斷絕往來,音訊全無,「想家」是多麼苦澀的思念。

如果民進黨臺獨朋友願意用當初流亡海外的同體心去了解,就會知道無法回家的心,不分本省外省都曾共同感受過。

所以在感情上,民進黨根本沒理由反對外省第一代對家鄉的思念,然而,現在的外省人第二代,正如同我的孩子在美國,他們從小在此出生成長,已經認同了美國社會,自認是美國人了,有什麼理由被排斥爲「外來」的人呢?

我特別想談的是,事實上,我們所稱爲的「外省人」,代表着臺灣一段歷史時期,有大量的移民,有巨大的文化影響,並且曾和所有的人一起建設臺灣,創造臺灣,早已是臺灣歷史與本土的一部分了。更直接說,外省人早已是臺灣人了。

臺灣人,便是歷史上所有移民者的大融合,而所謂「外來政權」,事實上早已不存在。經過全民選舉選出的總統,即代表全體的臺灣人,他當然是「本土政權」。

民主選舉是一個關鍵。

因爲,香港特首是香港人,但由於不是民主選舉,他依然不是本土政權。

反之,法國選出的總統沙柯吉雖是匈牙利移民第二代,但他是全法國人民支持所選出,國際上沒有人說它是「外來政權」?

從1996年李登輝開始,歷經三次全民普選總統的臺灣,早已超越本土不本土政權的問題了。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深化民主,讓民主成爲共同的價值。我想強調的是,用更大胸襟看「本土」,則從荷蘭、西班牙、明鄭、清朝、日本、國民政府到綠色執政,都有代表着不同時期的移民者,他們都是構成臺灣本土不可缺少的部分。所有的移民者及其後代,當然都是臺灣人。

大家共同接受過去歷史的一切,互相承認、互相友愛,纔會有大胸襟,大氣度,共同創造未來。

●作者詹啓賢,前衛生署署長。本文曾發表於民國96年12月13日,當時身分爲奇美醫院榮譽院長。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