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江內海 臺灣歷史博物館歷經12年歡喜開館
在氣勢磅礡的擊鼓樂中,歷經12年籌劃、興建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9日終於正式開館。臺博館位於臺灣文化起始的源頭「臺江內海」,開館典禮以講述臺灣歷史的「渡海」、「拓墾」、「雲牆」、「融合」與「安居樂業」爲題,透過演奏、舞蹈、歌唱等多樣的展演形式,次第地展現臺灣先民的故事。
典禮首先由臺南在地團體組成的五行藝陣繞行臺史博的雲牆,再由和順國小戰鼓隊歡喜開場,象徵博物館和地方的結合。緊接着由世界級的十鼓擊樂團及臺南民族舞蹈團以融合舞蹈、音樂的創作演繹「渡海」、「墾拓」,呈現先民渡海的勇氣與胼手胝足的拓墾史,再由布農大愛文化藝術團從雲牆、舞臺上嘹亮地吟唱布農古調展現象徵展望與開闊的「雲牆」,再由鄭日清、胡德夫、官靈芝及艾怡良等代表4個族羣的歌手先後演出,最後再由表演者共同合唱「美麗島」,展現臺灣多元族羣、文化融合的特色。
典禮邀請到文建會主任委員盛治仁、臺南市長賴清德、立法委員陳淑慧、許添財及在地的貴賓觀禮,並由盛治仁、館長呂理政及立委陳淑慧等共同將臺史博建築模型獻給來自不同族羣的表演者,典禮在雲牆投射出的紙花彩帶與融合樂音中圓滿地歡喜落幕,宣告臺史博正式開館迎賓。臺南在地的十個特色藝陣也繞行博物館主建物外圍,在五行方位定點演出,以臺灣傳統歡騰的喧天鑼鼓慶祝臺史博開館,也祝禱臺灣平安、順遂。
下午則由「榮耀臺灣‧歡喜100慶開館」接力演出,在祖韻文化樂舞團的原聲舞動中展現臺灣原住民的活力風采,再由金智娟、林生祥、巴奈與陳明章接力演出歌謠族曲,展現臺灣歌謠與文化的多元豐富,並由臺南民族舞團的舞獻和諧之章爲臺史博開館日的表演畫下完美句點。
賴清德今天在致詞表示,臺灣歷史博物館的開幕,這對臺灣文化歷史的推廣,是最重要的一刻,而對於一個城市的文化建設更是如此,特別的是,臺史博座落於臺灣文化起始的源頭---「臺江內海」,這裡曾是東西往來的貿易中心,後來因河川改道,環境變遷下淤積形成陸地,選擇在此地建館,讓史博館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意義。
賴清德並說明臺史博館區的設計,涵蓋一面光電雲牆,這是以環保先進科技與土地自然共生的融合,這與臺南發展低碳城市的概念不謀而合,此外內有1324坪的空間規劃爲常設展,是用來宣揚斯土斯民,屬於臺灣的故事,只要前來博物館的民衆,就能深深感受臺灣的生命及先民的故事。他進一步期許,未來臺灣歷史博物館能帶動周邊地區的整體發展,也爲大臺南的文化建設奠下良好基礎。
盛治仁表示,一個社會如果無法從歷史汲取經驗學習教訓,就無法透過了解過去,激勵自己的現在與未來發展。不論是對閩南、客家、外省或原住民族羣,臺史博是臺灣第一個從庶民的文化與生活經驗中,蒐集了6萬餘件的文物,將臺灣先民蓽路藍縷開墾臺灣的過程,呈現在衆人眼前。
臺史博也預告,開館後連續幾個週末都會有相關活動,30日晚上7時30分,將由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遊昌發老師爲臺史博開館創作的「榮耀臺灣交響樂曲」,樂曲融合了原住民民歌、南管、歌仔戲、客家民歌等臺灣傳統音樂元素,以樂音訴說臺灣歷史,精采可期。當天文化市集也將延長至晚間9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址在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開館第一年(至101年10月28日)民衆可以免費參觀,相關活動資訊可至官網(www.nmth.gov.tw)上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