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日治時期臺灣建築比日本精彩 背後有原因(賴祥蔚)
日治時期的臺灣建築,其實比起同時期日本的本土建築還要多元而精彩!圖爲總統府。(資料照,黃世麒攝)
包括總統府、監察院等日治時期的許多重要建築,都充滿「古典」的美感,讓喜愛建築的民衆欣賞讚嘆。
不過,有一件事可能會顛覆很多人的認知,那就是日治時期的臺灣建築,其實比起同時期日本的本土建築還要多元而精彩!
日本的一級建築士渡邉義孝在2011年來到臺灣,他是接受「日式住宅研究會」的邀請,要分享日本活化老屋的經驗,來到臺灣實際走訪之後竟發現,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建築,和日本當地的建築有很多差異,更爲精彩多元,因爲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建築,包括了純和式、和洋混合等許多不同的形式以及變化。
和洋混合,就是結合日本跟西方的建築風格;就算純和式,其實也沒那麼純,包括在屋頂設計與材料的選擇上,比起日本的和式建築都有非常多的變化。
回顧來看,清廷因爲中日甲午戰爭失敗而降臺灣割讓給日本,這時正逢日本的帝國時期,這個時期從西元1868年的明治維新開始,到西元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無條件投降,由於日本積極推動西化,出現許多西式風格的建築。臺灣在西元1895年開始受日本統治,在建築風格等各方面,必然都受到影響。
臺灣總督府在平定全臺之後,爲了彰顯權威與氣派,在規劃重要的政府建築時特別講究,加上這時有許多受過西方建築教育的專業建築師紛紛來到臺灣,從此之後的許多重要建築,都跟當時西方的流行建築風格有一定程度的接軌,當然也有自己因地制宜的創新。
很多人常說日治時期這段時間臺灣的重要建築是巴洛克風格,這是個大誤會,當時西方流行的是歷史式樣,也就是結合許多古典的建築風格,當然也包括巴洛克,但是絕不只是巴洛克而已。
西方的建築風格歷經希臘式、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新古典主義式、歷史主義式、現代折衷主義式、以及現代主義式等不同時期的發展。
在日治時期的臺灣重要建築,幾乎什麼風格都可以混搭,所以統稱爲歷史主義式,也有人用西方歷史式樣來稱呼。
到了西元1930年代,一方面是受到在西方盛行多年的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影響,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爲戰爭氛圍越來越濃厚,所以臺灣的建築風格就比較不像先前西方歷史式樣那麼華麗而多變,而是走向簡單線條以及樸實外觀。
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比日本內地更多樣、更精彩,有一個原因是在日本內地推行各種新事物,難免會遇到保守勢力等不同意見的牽制,還有來自國會的直接影響,但是在臺灣等殖民地,總督府的決策權就大很多,加上受過新式建築的年輕日本建築師,陸續來到臺灣一展長才,所以更有發揮空間,可以大膽實驗所學,因此也有學者把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稱爲殖民風格。
平心而論,臺灣在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雖然主要是參考及模仿西方的歷史式樣,但是結合了當時建築師的設計,也根據臺灣的氣候與材料而增添不少巧思,留下了許多值得紀念的歷史建築,難怪連當代的日本建築師看到了都覺得新奇。
(作者爲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小說作家)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