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沒唐山嬤」被三大證據翻案(賴祥蔚)

「有唐山公,沒唐山嬤」?這句話源於「渡臺禁令」的說法來自日本研究者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近期學者研究可望推翻舊說。圖爲伊能嘉矩.臺灣地名辭書(大家出版提供)

「有唐山公,沒唐山嬤」,很多人對這句諺語都琅琅上口,也認爲這反映了清朝來臺灣的漢人移民以男子爲主,所以只好跟平埔族女性通婚以繁衍下一代,進而推論現在的臺灣人多有平埔族血統。

不過最近很多研究陸續找到「沒唐山嬤」翻案的證據,歸納來看有三種證據:

首先,「沒唐山嬤」的根據,是「渡臺禁令」,也就是康熙一收復臺灣,就規定:「渡臺者不準攜帶妻兒家眷」。但是這個根據已經被推翻。

「渡臺禁令」說法來自日本研究者伊能嘉矩的《臺灣文化志》,他說出自於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的《臺灣編查流寓六部處分則例》。伊能嘉矩所提的「渡臺禁令」引用很廣,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早期編寫的《臺灣史話》也照單全收。負責修臺灣史的政府機關都接受,於是成了往年的定論。

但是這幾年不少研究者發現伊能嘉矩的說法有問題。曾任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兼任委員的臺灣史專家許雪姬,2019年合著出版《來去臺灣(臺灣史論叢移民篇)》,她在〈導論〉指出,研究者查找《六部處分則例》卻發現找不到伊能嘉矩講的文字記載。在當時的清朝官方檔案,也找不到「渡臺禁令」的文字。

對於攜眷,清廷態度多次改變,一開始沒有限制,後來偶爾設限但又放鬆,這也推翻了「沒唐山嬤」的根據及說法。既然康熙二十二年根本沒有「渡臺禁令」、也沒有限制唐山嬤來臺,當然不會「沒唐山嬤」。伊能嘉矩所提的「渡臺禁令」,其實是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政令的選擇式混編。

其次,「有唐山公,沒唐山嬤」這句話,流傳其實不算久,清代臺灣方誌沒有記載,首創「渡臺禁令」的伊能嘉矩也沒提過這句話,日治時期連橫寫的《臺灣通史》也沒有提過。顯示這句話不是古已有之,有可能是後來纔出現,未必是先民的寫照。

第三,民進黨籍的陳明文在嘉義縣長任內,委由學者撰寫,歷經五年在2010年出版十三冊、四百多萬字的《嘉義縣誌》,深具意義。嘉義大學史地系副教授阮忠仁負責第二卷《沿革志》,除了推翻「渡臺禁令」的說法,還提到在康熙皇帝決定留臺之後,諸羅知縣季麒光上奏〈陳條臺灣事宜疏〉,說諸羅(今嘉義)漢人在明鄭時有4412人,收復之後只剩下2839人,不利於開墾,所以他奏請仿照「奉天四州招民之例」,「廣勸召募,在貧民有渡海之費,相率而前」,而且「按丁授地」,結果招來了1360人,讓開墾的田地增加不少。奏摺根本沒提到什麼禁令,可見當時不但沒有「渡臺禁令」,朝廷還鼓勵渡臺。

早期移民因爲是冒着危險來臺開墾,未必攜眷,但是不會完全沒有女眷,只是男子遠多於女眷。《沿革志》指出:不得攜眷之命令,最早見於康熙五十六年、西元1717年修的《諸羅縣誌》,內有記載:「內地各津渡婦女之禁既嚴」。但是後來多次開放:雍正十年至乾隆五年、乾隆十年至十二年這兩年,乾隆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又開放。乾隆五十三年解禁。王永慶家族的「開臺祖」是道光年間攜子渡臺的寡婦許雪,「唐山嬤」是也。

清代方誌在描述原住民時,偶會也提到漢番通婚,以通事爲主,並不普遍。所以「沒唐山嬤」儘管已被三大證據翻案,「有平埔嬤」仍是事實,只是案例有限。臺灣人到底有多少比例的平埔族血脈,除了文史考證,科學方法當然是驗DNA。林媽利教授的先驅研究有貢獻,可惜抽樣、方法與倫理不無爭議。政府不妨鼓勵更嚴謹的新研究,讓科學說話。

(作者爲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