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復興路:從"一窮二白"到GDP破百萬億

(原標題:百年復興路:從“一窮二白”到GDP破百萬億! 新中國成立後,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國人民共同見證了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勤勞、勇敢和智慧的中國人民共同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從最初只有50多名黨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發展爲超過9500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100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闢未來的一百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神州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國人民共同見證了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了多組數據,直觀地呈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經濟發展:GDP破百萬億大關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的40多年裡,經濟發展更是步入快車道。

以國內生產總值(GDP)爲例,在國家統計局有記錄之初的1952年,我國GDP僅有679.1億元,可謂是“一窮二白”的境地;即使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我國GDP也只有3678.7億元,但到2020年已突破百萬億,增長至1015986億元,40多年增長了約275倍。

同時,2020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321557億元,較1978年的355億元增長了近905倍。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汪海波曾撰文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不僅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實現了平穩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的排名逐漸上升。中國GDP總量分別在2005年、2006年、2007年與2010年趕超法國、英國、德國與日本,一舉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此之快的趕超速度,在全球經濟發展史上十分罕見。

“量”的提升還伴隨着“質”的跨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1952年,農業產出的GDP佔比達到50%,且農業的就業佔比高達84%。

隨着我國經濟日益現代化邁進,幾十年來農業的產出與就業佔比持續下降,製造業服務業的產出與就業佔比持續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中國經濟逐步轉向質量發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對GDP同比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持續超過製造業,成爲中國產出佔比最高的行業,這意味着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正不斷深化。

經濟結構的調整自然會帶來就業結構的變動。2011年,我國第三產業就業佔比首次超過第一產業,2014年,第二產業就業佔比超過第一產業。與這一趨勢相吻合,農村人口城市流動、農業人口向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流動,一直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非常重要的經濟現象與社會現象。

區域協調:城鎮水平大幅提高

產業結構的變化,推動大量農民工進入城市工作,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在改革開放後顯著提速。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通報,2020年,我國總人口達到14.1億人,約佔全球總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從人口遷徙流動情況看,我國人口流動依然活躍,人口的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普查結果表明,從流向上看,人口持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和內地城區集聚,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羣等主要城市羣的人口增長迅速,集聚度加大。

從人口的城鄉結構看,我國城鎮常住人口持續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

改革開放以前,由於人口就業壓力巨大、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以及城鄉二元結構等方面的現實國情,我國城鎮化進程較緩慢。1949~1978年,我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10.64%增加到17.92%,平均每年提高不到0.3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快速提升。1978~2018年,全國總人口增長1.5倍,而城鎮人口增長4.8倍;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由17.92%增加到59.58%,平均每年提高1.04個百分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城鎮化建設,明確提出實施以人的城鎮化爲核心,以提高城鎮化質量爲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戰略

短短几年間,涉及十幾億人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從2012年的35.33%、52.57%提高到2018年的43.37%、59.58%,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到2019年更是首次突破60%關口。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分析認爲,從人口分佈看,近10年間,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在突破50%後仍保持快速增長趨勢,我們還將延續大規模的鄉村-城市遷移流動。人口遷移流動是城鎮化率從2010年“六人普”到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相繼衝上50%和60%大關的主推進力

翟振武認爲,從發達國家城鎮化的一般規律看,中國當前仍然處於城鎮化率有潛力以較快速度提升的發展機遇期,“十四五”時期有望突破65%,鄉城之間因此還將呈現出大遷移大流動的基本格局。在以人爲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下,千百年來傳統的“鄉土中國”正日益發展爲“城鎮中國”,這也將成爲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減稅降費:企業和羣衆得實惠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財政十分困難。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爲62億元,1978年增加到1132億元。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國財政收入也實現連續跨越,2019年實現19.04萬億元。這也爲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而近年來,我國開始大力推動減稅降費,財政收入也由此出現明顯的增速放緩甚至是同比下降。在財政收支結構中,各級政府堅持“過緊日子”,節用爲民,確保民生支出只增不減。

今年6月初,國務院關於2020年中央決算的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報告稱,2020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合計29.86億元(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安排的經費),比預算數減少25.31億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曬出2020年減稅降費成績單——全年爲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其中減免社保費1.7萬億元。稅務總局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五年新增減稅降費規模合計超過7.6萬億元。

“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精準實施經濟逆週期調節,有序推出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

例如,2016~2018年,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簡併和降低增值稅稅率、提高個稅減除費用標準等。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2020年又出臺7批28項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隨着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2016~2019年,我國宏觀稅負(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佔GDP比重)分別爲17.47%、17.35%、17.01%和16.02%,2020年進一步降至15.2%,比“十二五”末2015年的18.13%降低近3個百分點。

減稅降費政策中,廣大羣衆體會最深的要數個人所得稅。近年來,個人所得稅起徵點不斷提升,自提高個稅減除費用標準政策實施以來,個稅收入也逐步降低。

生活改善:恩格爾係數持續下降

一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爲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居民消費水平明顯提升,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從溫飽不足邁向全面小康,城鄉居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0年,我國人均GDP、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分別達到7.2萬元、3.2萬元、2.1萬元,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分別增加了187、28、20倍,1978~2020年中國人均GDP平均增速達到8.3%,順利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2020年,我國實現了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蹟。我國是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爲世界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費升級上體現得最爲明顯。改革開放前,城鄉居民消費支出主要用於解決溫飽。1978年,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高達57.5%和67.7%。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消費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2019年,城鄉居民恩格爾係數分別下降至27.6%和30.0%。

受此影響,食品支出總額佔我國居民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大幅下降,彩電、冰箱、洗衣機、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所佔比例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

創新驅動:科技實力大大增強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科技實力伴隨着經濟發展同步壯大,實現了從落後到跟跑、並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麗羣撰文認爲,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正向密切聯繫。如果將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看作是一種生產過程,那麼可以從投入和產出兩個角度來理解中國改革開放40餘年來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成就。

科學技術的研發過程可以抽象爲勞動力(科學技術從業者)、固定資本(科研技術設施)與可變資本(科研經費投入)共同作用的過程。根據2018年美國科學委員會公佈的《科學與工程指標》(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報告,中國的研發投資佔世界總投資的21%,美國爲26%,差距在逐漸縮小。

2020年,中國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高達2.4萬億,佔GDP比重2.4%。而在剛加入世貿組織的2001年,中國的R&D支出僅爲1042億元。

科學技術研發的產出情況可以用三項指標衡量,分別是專利發明、科研論文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

近年來,中國的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商標註冊量連續位居世界第一,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三。中國現在是國際專利申請第二大來源國,也是國際商標申請第三大來源國。

與此同時,中國發表的科技論文總數長期以來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中國科技論文質量也越來越高。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黃奇帆表示,在科技創新方面,今後幾十年我國將更多強調自主、自立、自強,特別是在高精尖領域科技創新上將加大投入,補上短板,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在世界科技前沿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