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洛酮糖 抑制食慾防肥胖更長效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左一)和理事陳志彥(右一)邀請日本關西電力醫學研究所教授矢田俊彥(中)分享阿洛酮糖研究成果。(鄭鬱蓁攝)

阿洛酮糖(D-Allulose),是存在於大自然界的天然糖,但因非常稀少,被歸類爲「稀有糖」。日本關西電力醫院醫學研究所教授矢田俊彥,長期研究發現,阿洛酮糖相較於目前廣爲人知,但僅限用於糖尿病患的口服減肥藥物司美格魯肽Rybelsus,除了同樣有助於抑制食慾及預防肥胖外,效果也更爲長效,原因就在有兩個「煞車」機轉。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日前舉辦第13屆年會,今年學會常務理事陳志彥力邀日本學者矢田俊彥來臺發表最新研究。矢田俊彥自2010年開始,就研究阿洛酮糖對於DIO小鼠(高脂飲食誘發肥胖小鼠)影響,研究長達13年。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表示,阿洛酮糖屬於單糖,完全零熱量,結構幾乎和葡萄糖鏡像式對稱。目前人類已經可以百分百合成該糖類。

矢田俊彥研究發現,阿洛酮糖相較於目前廣爲人知的口服減肥藥物瑞倍適Rybelsus相比,同樣能降低肥胖小鼠血糖、抑制食物攝取。他利用肥胖小鼠休息時,給予阿洛酮糖,連續給予7天,發現肥胖小鼠,可以減少50%的攝食量,再度量體重,就降低了10%的重量,速度非常快,效果沒有發生遞減,且阿洛酮糖效果更爲長效。

原因就在於作用在GLP1腸泌素時會同時有兩個機轉,「就像有兩個煞車」,同時也是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陳志彥說明,阿洛酮糖可以經由周邊的迷走神經作用到大腦外,還可透過中樞效應直接作用在大腦,進一步調節與食物攝取相關的神經元以達到減少攝取量作用,當一個路徑失效時,另一個會補上「煞車不會同時失靈」是長效的主因。

另外,阿洛酮糖具有糖的味道和質地,卻幾乎沒有熱量,相較於日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甜味劑阿斯巴甜列爲2B類的可能致癌物,矢田俊彥表示,目前研究顯示,阿洛酮糖不具有致癌性,也尚未發現有成癮性,希望有天可以進一步完成人體臨牀試驗,成爲未來改善糖尿病與肥胖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