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購優酷土豆讓哪些行業最心塞
文/王新宇
毫無徵兆,阿里在16日拋下重磅消息:宣佈向優酷土豆董事會發出要約,擬現金收購優酷土豆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所有流通的A類和B類普通股票,此筆交易總價約合56億美元,包括阿里巴巴此前入股優土時投入的12億美元。這將會是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收購記錄,暫時沒有之一。
若收購完成,國內網絡視頻第一梯隊公司均被BAT企業收歸囊中,從這個驚天收購案例中,再多的文字表達內容爲王的觀點,都已經失去了意義,的確,這樣的時代依舊會延續下去。同樣,幾家歡喜幾家愁,在中國,未來會受到這次收購案影響的將會是哪些行業和哪些人?
當諾基亞和微軟還在幻想Symbian塞班和windows操作系統在移動時代繼續維繫其霸主地位時,安卓和IOS以弱戰強,短短几年中,勝負已定。對於傳統媒體而言,苦哈哈的日子還沒有到頭,近日見朋友圈有人曬出某文件,要求安裝某APP客戶端的指令,顯然,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對於傳統媒體們並不是好消息。
按照傳統媒體轉型的習慣,從標配錄音筆、數碼相機到用智能手機、3G路由+IPAD全媒體,最近比較流行的轉型策略叫做公衆號+無人機。於是大量沒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的媒體們,正在把自己製作的內容,上傳到優酷土豆這樣的網站上去。而有證的又苦於沒有流量,也有去上傳的。
衆所周知,多媒體時代是從上世紀末所有新聞專業教科書都指出的時代,很顯然,這個時代,已經來臨,信息爆炸、碎片化等概念,實打實的融入到生活中去。
巨頭們收購了一線的視頻網站,類似於阿里、百度、樂視這樣的互聯網公司,紛紛與通過收購、合作的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媒體內容製作、發行、傳播的生態體系,例如阿里:收購了蝦米音樂、天天動聽,投資了華數、華誼,成立了阿里體育、阿里娛樂等重量級的文化內容製作機構,更有更多的自媒體,不斷生成UGC和PGC內容。
阿里收購優酷土豆之後,本來就已經在下坡的傳統媒體的流量通道,掌握到巨頭手中,看到已經幾乎無人問津的傳統媒體方式,溫水煮青蛙式演變,已經讓傳統媒體無路可退,新聞源在百度、今日頭條等商業網站,而多媒體又被巨頭把持。自娛自樂式的轉型,還能挺多久?
傳統商業網站的警鐘
商業模式的變化,已經讓傳統網站們日子不太好過,廣告業務下滑,PC流量下滑,衆多商業網站並未在國人手機那幾十個APP安裝中,搶到太多屬於自己的位置。
以BAT爲首的公司開始了全面的生態佈局:
百度佈局人工智能、大數據、O2O生活化服務,擁有國內寡頭地位的APP分發通道,同樣擁有愛奇藝這樣的視頻內容團隊,而百度天然是一個內容整合平臺,處於國內霸主地位的搜索引擎功能正在通過輕應用、直達號、語音互動搜索等方式,佔據移動化佈局的重要地位,未來做人與服務的連接,成爲這個生態的最終目標。
阿里鞏固了自己電商平臺第一把交易之後,把支付寶融入到螞蟻金服,螞蟻金服打算未來五年內扶持1000萬家商戶,利用自己的網商銀行提供小額信貸的資金扶持,並且把支付寶背後的大數據、雲服務拿出來,未來目標是打算徹底改變中國普通人羣的生活方式,不管是淘寶村淘,還是現在衆多菜場、便利店出現的支付寶支付,都體現了利用場景化這一佈局。另外菜鳥網絡的建設,在圈地之餘,主力打造的中國物流骨幹網,顯然將中國3000多縣市真的佈局成網,至於收購優酷土豆,這是媒體在與中國人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重要一環。
騰訊堅強的後盾首先是娛樂帝國的地位,騰訊視頻起步晚,發展也迅速,作爲騰訊的生態,在大肆收購國外遊戲公司之外,在國內入股滴滴打車、京東、58同城、同程網、樂居網等互聯網獨角獸俱樂部成員,還入股包括萬達、華南城這樣的傳統地產企業,作爲國內移動互聯重要船票的微信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回顧BAT的投資之路,幾乎當下主流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均被涉及,涵蓋衣食住行等領域,而優酷土豆的收購案例可以看做是文化內容、媒體化佈局的重要一環,對於其他在巨頭生態圈的商業網站,如果靠同質化的產品,很難與擁有流量和移動互聯網布局優勢的公司形成角力狀態,BAT很難在容納成爲第四極的互聯網公司出現,最近的案例便是美團與大衆點評的資本合併,曾有媒體盛讚美團可能成爲“第四極”,但結果已經塵埃落定。
對於傳統行業的衝擊
首先看電影業,目前最賺錢的電影業,幾乎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行業之一,近期商業片的票房不斷在刷新紀錄,從行業角度,最賺錢的是院線以及電影公司。這成爲衆多產業資本理想的投資對象,於是我們看到了中國首富、全民公公王健林也意圖轉型,重金打造文化產業集團:2012年便佈局涉及電影放映製作、大型舞臺演藝、電影科技娛樂、連鎖文化娛樂、報刊傳媒、中國字畫收藏等項目,而在北京、合肥、南昌、青島等地投入數百億打造的文化旅遊相關地產產業,也凸顯這樣的霸氣。
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包括其他虎視眈眈的BAT,在萬達等院線佔優勢的情況下,可能繼續保持與院線的良好合作,已經重金投入了文化娛樂的BAT們,在電影業的建樹纔剛剛開始,電影業是否一定要去院線看電影,已經成爲一個可能的問號?
萬達廣場關閉衆多的“大歌星”KTV的結局,讓我們看到了互聯網技術發展下對於未來娛樂生活的一種可能判斷: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數字化電影生產等發展下,類似美國電影《Simone》中出現的一幕:連明星都可以由雲服務器創造,何況電影乎?
而對於傳統電影業或者文化媒體產生衝擊的蝴蝶效應還不僅如此,不僅僅是萬達,全國3000多縣市的傳統商業,今年最流行的詞叫做“寒冬”,電商的衝擊兇猛,商業地產運營難度加劇,沒有了電影院的綜合體,除了餐飲,還有多少綜合體的作用呢?
令傳統行業更爲心塞的是:原本傳統行業的資本優勢,在當下互聯網成爲投資新貴後,互聯網不缺優質資本的進入,未來的三年成爲傳統產業資本投資互聯網的最後窗口期,窗口期過後,也許就會迎來互聯網行業通過互聯網方式,利用資本收購和改造傳統行業的時代。
互聯網發展迅猛,BAT們生態佈局,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加速了中國互聯網變革傳統行業,尤其是文化產業的進程,可以看到的是:BAT們的角鬥纔剛剛開始,最終的結果就是利用互聯網對於傳統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連接,解決傳統行業痛點、提升用戶體驗、行業效率是必然,對於傳統行業而言,對於互聯網帶來的變革除了贊同和仰望外,深入行業骨髓的融入,知行合一不形而上的改造纔是解決之道,留給傳統行業的時間不多了!
《易語中的》爲本站科技旗下重點打造的專欄作者平臺,歡迎投稿!投稿通道:tougao@service.netea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