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種臺灣未紀錄物種 看見小金門美麗潮間帶
二色桌片參 Mensamaria interceden。(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大島似殼菜蛤 Peregrinatmor oshima。(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肉食擬海牛 Philinopsis giglioli。(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披髮異毛蟹 Heteropilumnus ciliates。(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紅禾慶海牛 Hopkinsiella hiroi Baba。(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深綠海天牛 Elysia atroviridis。(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Flabellina pellucida。(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Flabellina spFlabellina sp。(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提供)
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接受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進行烈嶼地區(小金門)潮間帶生物多樣性調查,在曾經遍佈地雷的周遭海域發現臺灣未紀錄種生物近40種,包括海蛞蝓、海天牛與多種罕見的海膽、蟹類在內。多采多姿的高豐富度生態相,共譜讓人驚豔的生命樂章。
由洪清漳老師帶領的調查團隊以1年的時間,在小金門海岸標定15處調查基地,利用每天的退潮時間,深入泥灘和礁岩區進行攝影紀錄,總共發現286種潮間帶生物,其中近40種在臺灣從未有任何紀錄,更有數種海蛞蝓與海蝸牛在兩岸學界都查詢不到中文命名,只能以英文學名比對外國文獻與相關照片資料。
調查團隊發現海蛞蝓的種類就高達30餘種,其中大半不分佈於臺灣,以往臺灣、金門也無紀錄,原因與金門地理環境接近華南沿海,海洋生態與臺灣不同有關。
調查團隊指出,這些過去不曾發現的海蛞蝓如肉食擬海牛(Philinopsis giglioli)、舌片鰓海蛞蝓(Armina variolosa)、紅禾慶海牛(Hopkinsiella hiroi)、深綠海天牛(Elysia atroviridis),Flabellina pellucida、Flabellina sp、Dermatobranchus sp,大多色彩斑斕,可愛造型堪稱是海岸的「寶可夢」。
另如曼氏孔盾海膽(Astriclypeus manni)、雷氏餅海膽(Peronella lesueuri)、二色桌片參(Mensamaria interceden)、斑砂海星(Ophidiaster armatus)、海棒槌(Paracaudina chilensi)、南方帚蟲(Phoronis australis)、中華虎頭蟹(Orithyia sinica)、溝紋擬盲蟹(Typhlocarcinops canaliculata)、披髮異毛蟹(Heteropilumnus ciliates)、三葉角菱蟹(Ceratocarcinus trilobatus)、牧氏毛粒蟹(Pilumnopeus makiana)等也都是臺灣罕見或無紀錄種。還有寄生於伍氏奧螻姑蝦(Austinogebia wuhsienweni)身上的大島似殼菜蛤(Peregrinatmor oshima)則是目前國內尚未紀錄發表種,更有許多臺灣未曾見過的海岸物種,仍在陸續鑑定中。
調查團隊表示,烈嶼擁有綿延20多公里的海岸線,廣闊的潮間帶和多樣的海岸景觀,從花崗岩礁質、沙質、泥沙質到玄武岩岩礁都有,不同的底質環境提供多種生物各類型棲地與微棲地,呈現烈嶼潮間帶生態的多樣性。
洪清漳強調,這項調查成果建立基礎的生物資源圖鑑,提供民衆親近並認識潮間帶生物,也可做爲未來進行海洋開發工程的環境資源參考,期待相關單位逐年編列預算,再進一步深入調查外,更要加強環境和生態保育,讓這些珍貴、美麗的大自然朋友,有一處繁衍生息的安全棲地。
相關查紀錄影像正在金門國家公園「古寧頭戰史館」內坑道碉堡展出,展期至明年2月底。
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深入潮間帶,發現臺灣未紀錄種生物近40種。(李金生攝)
金門縣戰地史蹟學會走入潮間帶礁岩區,紀錄海岸的豐富生態相。(李金生攝)
洪清漳老師帶領調查團隊,走過雷區發掘未紀錄新物種。(李金生攝)
金門的海岸線蘊藏豐富、多樣物種,有待進一步深入調查。(李金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