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明前一壺茶

中國人向來有飲茶習慣。對於許多愛茶之人來說,品一壺明前西湖龍井,是一年裡難得的享受。製作龍井茶技藝,帶着一抹傳奇色彩。如今,傳奇的西湖龍井製作技藝,正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每年清明至穀雨時節,是已過耳順之年的樊生華最忙碌的時候。這個時期,作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 傳承人,他的工作主要是炒茶製茶

明代中後期,以“龍井”指稱或代稱當地出產山茶,開始見之於杭州鄉邦文獻明萬曆年間《錢塘縣誌》載:“老龍井其地產茶爲兩山絕品。”自此龍井茶開始有了自己的美名。

“製作茶葉,首先要採好茶。只有採了好茶,才能炒出好茶。”樊生華說。採茶是有門道的。龍井原先按照採摘的細嫩程度,只採一芽稱之爲“蓮心”,一芽一葉稱之爲“旗槍”,一芽二葉稱之爲“雀舌”。當下,西湖龍井只做春茶一季,按照一芽一葉或一芽兩葉的標準採摘。

樊生華介紹了採茶的藝術。特級茶是新生葉片,通常在1.2—1.5釐米長,口感最佳。而隨着茶葉的生長,葉片可能長至3.5釐米,茶的口感就會慢慢下降。目前西湖龍井分爲5個等級,即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要說品茶,從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等就有很多講究。通常,飲茶者用透明的敞口矮玻璃杯泡茶,一來便於欣賞茶芽曼妙身姿,二來利於散熱,茶葉不像被燜熟,原有的香氣和滋味得以持久。

除了清明穀雨的製茶季之外,茶農更多的時間是用於對茶園的管理,翻土、除草、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等。樊生華說,這也是整個茶葉循環生產製作的重要環節。

樊生華的手與普通人不一樣,手指關節粗大,手掌更厚實,本來應該平滑的手掌則擠滿了老繭。原因並不難理解——龍井的製作是由手炒制的。“真正的‘西湖龍井’,是由西湖龍井這個茶葉品種和手工炒制技藝兩個部分組成。如果茶葉都是機器炒的,那麼西湖龍井也就不完整了。”茶葉的炒制通常要在200攝氏度左右的鐵鍋裡進行,因此,人們往往將製茶人的手稱爲“鐵砂掌”。

據瞭解,一般龍井的製作需經過攤放、青鍋成條、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九道工序。特別是在炒制過程中,茶區先民傳承者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鮮明技術特色的炒制工藝流程,即抓、抖、搭、甩、推、扣、拓、捺、壓、磨等西湖龍井茶炒制“十大手法”。

茶葉品質的高低,倚賴於不同的師傅各自對溫度的辨識度、不同的手法和仔細的觀察。樊生華14歲開始炒茶,他說,炒茶是需要有悟性的,每個人的經驗都是不可複製的。

“炒茶本身就是辛苦且需要技術的活兒,茶葉炒得好,老一輩的炒茶師傅和周圍的鄉親們會投來讚許與褒獎,所以炒茶還是很有獲得感的一件事。” 徒弟嚴磊已經跟隨樊生華學習炒茶8年有餘,他的心聲,代表了許多製茶人的想法。

2008年6月“綠茶製作技藝(西湖龍井)”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目前有國家級、浙江省杭州市代表性傳承人各1名,西湖區區級傳承人6名,並制定了炒制工藝規程和炒茶工等級評定標準,至今已評定105名高級炒茶技師、586名炒茶技師和247名炒茶青工。樊生華每年要帶七八十個徒弟,並且在3個職業學校擔任教學任務。